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4月29日電 (陳靜 陳霞瓊 肖鑫)痛風,又稱痛風性關節病,是一種因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導致高尿酸血癥而引起的疾病。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陳輝29日對記者表示,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除了休息制動和藥物消炎之外,還應當及早清理關節積液,降低關節內尿酸結晶和炎症因子的濃度,盡最大努力保護關節。

“痛風反覆發作,關節的加速退變就成爲必然。”陳輝29日對記者解釋,痛風對關節的危害不僅僅是疼痛,更嚴重的是會造成關節破壞。關節內積液含有高濃度的尿酸結晶和炎症因子,這些物質導致滑膜水腫、軟骨表面缺損的形成,再加上微小痛風石的磨損破壞作用。即使在積液吸收、消炎消腫後,關節內部組織結構也無法完全恢復到發病前狀態。

陳輝告訴記者,在某種因素的誘發下,血液中高水平的尿酸會向關節囊、滑膜囊內大量“轉移”,形成尿酸鹽結晶,後者刺激機體向關節和滑囊內釋放富含大量炎症因子的蛋白液,結果是血液尿酸水平降低到正常值而關節和滑囊出現積液、腫脹和疼痛。痛風影響的部位遍佈全身,多見於第一蹠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肩關節,指、肘、腕關節亦可受累。隨着病程進展,還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

陳輝分享了一個病例,62歲的張阿伯(化名)多年來飽受痛風折磨,全身多處關節因痛風石堆積已出現腫脹變形。最近他因經歷了一次手術,又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痛得徹夜難寐。陳輝團隊爲張阿伯制定了關節腔灌洗治療方案。在局部麻醉下,醫生們使用細針對張阿伯受累關節腔進行穿刺,再用生理鹽水反覆灌洗。經過徹底的關節內微針灌洗,張阿伯膝關節、蹠趾關節等發作部位的“紅腫熱痛”症狀很快得到了緩解,終於睡了個安穩覺。他已順利出院。

“目前,痛風急性發作期的藥物治療包括非甾體類鎮痛藥、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病程約2周。對於藥物效果不佳或病程明顯延長者,不得不選擇接受手術治療:切開皮膚,清理關節和滑囊內的積液和尿酸結晶。這種‘先藥物、後手術’序貫治療的不足之處在於,在發作早期無法有效減少關節積液和疼痛,在後期又存在手術切口創傷。”陳輝說,隨着微創介入技術的應用,疼痛科發展出一種新療法——早期關節腔灌洗,能夠有效彌補上述不足。

陳輝介紹,關節腔灌洗療法不需切開傷口,而是在超聲引導下,採用細穿刺針進行病變關節腔精準穿刺。成功後先儘量抽出其中的積液,再使用無菌水進行反覆沖洗,最後再注入消炎藥物,如醫用三氧等。

“這些操作一方面可爲關節腔創造一個低炎症的環境,從而減少積液、縮短病程、保護關節;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口服藥物的使用量,也就減少了藥物的胃腸肝腎損害副作用。”陳輝表示,治療操作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患者無疼痛且術後恢復較快。藉助超聲,隔着皮膚就能精確識別內部解剖結構,實現“一針穿刺到位”並可實時觀察沖洗情況。(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