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供不应求、资质认证鱼龙混杂

呵护健康心灵,呼唤高素质教师

南京市一小学举办“向阳花开 润心成长”主题心理游园会。 本报记者 胡楠 摄

□ 本报记者 李睿哲 程晓琳 葛灵丹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名单,39所中小学名列其中。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专兼职教师逐年增加。然而,记者走访调研发现,当前专兼职心理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与社会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引人才、重培训、进课表,

心理健康渐成学校育人重中之重

“社会发展需求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也得到改良。”入选39校名单的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德育副主任练成说。4月17日,记者在该校“润心工作坊”看到,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布置温馨,一面绘有森林与小鹿的折叠屏风将整间屋子分隔成办公区和相对隐蔽的个人心理辅导区。

“2021年前后,学校将包括润心工作坊在内的整层楼腾出来,专门打造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和开展相关活动的区域,有个辅室、团辅室、身心放松和沙盘游戏室、情绪疏导室等。”练成介绍,硬件改造完工后,2022年学校迎来首位专职心理教师。一开始,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抱怨“明明没有心理疾病,为啥要请我到咨询室去”。但随着接触增加,孩子们从此前被班主任推荐才会前来咨询,逐渐变为有需要时主动求助。

让学生放下戒备、打开心门,确实不易。“为打消孩子们的抵触情绪,我们会说‘你很幸运被抽中了’,我们想和你聊聊天。”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心理教师黄凡介绍,不止于此,学校还借助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此外,不少心理教师主动出击,通过建立科学缜密的心理健康档案,开展针对性辅导。

采访中有校长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已从过去卫生健康课程中相对弱势的地位,逐渐成为学校育人的重中之重。“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只有干预心理危机时才会用到的咨询室,真正进课表、上课堂。”常州市翠竹中学副校长章艳说,学校尝试分年级开展“SEAL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每周开设心理健康团辅课,“比如七年级聚焦小升初后过渡期的不适,九年级聚焦中考压力和青春期家庭矛盾等,阶梯式递进关注心理健康。”

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周红眼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观,归根结底在于人。一方面,更多中小学开始引进专业人才队伍,原先,大多只有名校才会聘用专职心理教师,而现在,普通中小学也开始招录专职心理教师;另一方面,中小学纷纷加大培训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少地方还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定期组织研讨、督导和培训等。

专兼职教师仍显不足,

资质认定秩序有待统一与规范

去年9月,省教育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我省将进一步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各市(区)2025年前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照师生比1∶500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去年,我省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全覆盖,其中,新配备专职教师近1200名。

虽然专兼职心理教师数量显著攀升,但总量仍不足以满足需求。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不少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配置处于“铺开”阶段,仅仅实现“从无到有”、满足“基本覆盖”。省内部分上千人乃至两三千人的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往往只有一两名,兼职教师的数量配置也仅处于“达标”状态。

“从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看,当前专职教师数量显然不够。”周红认为,专职心理教师的功能可用“顶天立地”4个字形容。“立地”是托底,即出现心理危机时学校可以仰赖的专业人选;“顶天”是科学研究设计育人行动,助力学校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生态。同时,专职心理教师还要能够协助兼职教师成长。

教师资质认定,是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道关”。记者了解到,多数学校招聘专职心理教师时,基本要求应聘者须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等。但对学科教师兼任的兼职心理教师,资质认证尚未完善。目前省内部分设区市的教育部门提供相关培训,发放培训证明或开展上岗资格培训认证,但由于省级层面缺少统一、科学的心理教师资质认证体系,基层不乏“希望省里牵头统一培训与认证标准,避免各地各行其是”的呼声。

也有部分学校允许教师在自主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持证上岗,或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以提升专业水平。问题是,2017年国家层面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后,相关资质认证的主体就变得鱼龙混杂。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社部,到各地各类心理协会等机构颁发的证书,种类名目繁多。甚至有培训机构表示,只要花钱就可“办证”,考试之前随便看看网课即可,以致有的教师虽然手持一纸证明,遇到心理危机却不会也不敢干预。

此外,部分学校专职教师杂活多,精力分散影响专业性,兼职心理教师“一心二用”力不从心等,都成为影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短板。一位心理教师透露,学校一共有6位兼职心理教师,其中大部分都是主科老师,能花在心理辅导上的时间精力有限,比如一对一学生访谈,一个学生就要花近1个小时,要覆盖更多学生,实在忙不过来。

采访中有专家坦言,希望加强省级统筹,授权兼具权威性与学科影响力的高校和机构开展省级认证,这样至少可以缓解专兼职教师配置需求旺盛与缺乏统一可靠认证渠道的矛盾。

倡导“全员全方位育人”,

多方合力共解发展难题

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供需矛盾,周红认为,当前仅靠专兼职心理教师难以实现,学校应倡导“全员全方位育人”,所有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都应具备思想引领、心理关怀、人格塑造的育人意识。

在镇江,全市中小学推行“全员导师制”,学生导师双向选择。而对心理需疏导、学习有障碍、家庭有变故、生活有困难的特需学生,除原有导师外,学校另安排一名行政教师、一名专兼职心理教师、一名社会导师担任其成长导师,形成特需学生“1+3”导师结对模式。“导师会及时识别学生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引导学生多角度理性看待问题,形成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为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支持环境。”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副校长吴永平说。

在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已成为普通教师的“必修课”,同时,对班主任群体的培训也增加了相关内容。练成介绍,眼下学校正在组建心理工作室,由专职心理教师、部分兼职心理教师,以及其他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教师组成,他们未来将成为引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火车头”。

业内人士呼吁,心理教师培训课程应彰显唤醒和赋能两大功能,出台更加科学规范、标准统一的心理教师资质认证体系。3月15日,南师大心理学院和省教科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共同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认证方案暨测评工具鉴定会,瞄准当前心理教师培养与考核认证的短板,提供兼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认证方案。已有10多年心理健康咨询经历的常州市翠竹中学兼职心理教师李红霞提醒,虽然资质认证作为“教师准入”的敲门砖很重要,但心理咨询的实践性极强。因此,健全资质认证只是第一步,更需要增强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个案咨询实践。

(题图:视觉中国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