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全產業鏈價格下滑正侵蝕全產業鏈企業的業績,龍頭企業稱行業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行業正面臨洗牌。

截至4月30日,光伏產業各環節企業財報均已悉數披露完畢,各大龍頭正在“如火如荼”舉行或者即將舉行業績說明會。整體來看,受到供需失衡和全產業鏈價格下行的影響,光伏龍頭和一線企業的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地下滑。

一季度虧損加劇

每年的第一季度向來是光伏行業的裝機淡季。但不同的是,今年疊加光伏全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的因素,龍頭企業的業績出現大幅度“跳水”。

以光伏組件環節爲例,四大光伏組件企業中,僅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688599.SH)實現盈利,但盈利增速分別下滑三成和七成。

晶科能源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30.84億元,同比減少0.3%;實現歸母淨利潤11.76億元,同比減少29.09%;天合光能(688599.SH)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2.56億元,同比下降14.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6億元,同比下降70.83%。

組件廠業績受損的主要原因是組件產品價格的大幅下挫。

“主要是光伏組件價格下降。”晶科能源方面表示,光伏市場競爭較爲激烈,主產業鏈價格整體處於低位,不同市場利潤水平差異較大。公司在保證長期客戶履約的前提下,短期盈利水平受部分低價市場壓制。

“受光伏產業鏈供需影響,公司組件產品售價同比下降,光伏組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天合光能也表示,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期末庫存備貨增加,對應採購現金流出增加。

另兩家一體化組件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一季度出現虧損。

隆基綠能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6.74億元,同比下降37.59%;淨虧損23.5億元;晶澳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收約159.71億元,同比減少22.0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4.83億元。

“2023年公司發展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最新財報的《致股東信》中表示,2023年光伏行業產能快速釋放、供需結構失衡、新技術快速迭代,導致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HPBC新產品換代的學習成本,組織擴張過快帶來的效能下降。

談及2023年公司對於光伏技術路線的選擇是否過於保守,鍾寶申表示:“公司的考量不是追求短期盈利也不會迎合市場炒作熱點。相信TOPCon技術過快地陷入同質化,而BC技術將是下一代光伏技術的方向,所以在TOPCon技術的投資上非常保守。未來,公司將繼續從追求長期市場地位角度進行投資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虧損趨勢不僅覆蓋組件環節,上游環節的龍頭企業也出現虧損。

光伏硅料和電池片雙龍頭企業通威股份(600438.SH)今年一季度雖然實現營業收入195.7億元,但是虧損7.87億元,業績同比呈現由盈轉虧。2023年第四季度,通威股份虧損27.28億元,這也是該公司7年多來首次單季虧損。

通威股份董祕嚴軻在最新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去年,產業鏈四個環節價格下降45%至80%。公司對固定資產減值共計50億元,主要是針對PERC電池產線進行減值或者報廢。截至2023年底,公司對PERC產能的賬面價值已經基本處理完畢,便於公司後續輕裝上陣,公司預計今年全年Topcon佔比將在80%左右。”

硅片環節的龍頭企業TCL中環(002129.SZ)今年一季度也虧損8.8億元。

“經歷過去三年的上升週期,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光伏行業進入下行週期,產業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TCL中環(002129.SZ)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如是表示。

供需失衡造成價格“雪崩”

儘管近年來光伏產業“馬不停蹄”推動技術迭代,但是供需階段性和結構性的失衡也造成了全產業鏈價格的快速下滑。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光伏產業鏈終端產品——光伏組件的主流價格由2023年初的1.8元/瓦至1.85元/瓦降至年底的0.9元/瓦至0.95元/瓦,降幅接近五成。

另以硅片環節價格爲例,據同花順數據,以主流品種的平均價格計算,光伏硅片價格經歷2021年和2022年持續走高後,2023年產品平均降價超過五成。

據TCL中環分析,光伏行業未來市場空間的可持續增長性吸引大量資本湧入,新老玩家持續擴大投資導致光伏製造業各環節產能加速釋放。截至2023年末,產業鏈各環節產能規模均達900GW至1000GW,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國,產業鏈供需比由2023年6月的1.02:1發展至年末的2:1。

“產業鏈的加速淘汰和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以及市場佈局的加快將使得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天合光能表示,隨着行業產能的擴產及技術進步,光伏產品價格逐步降低,光伏企業在成本管控及產品性能上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此外,近年來部分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在海外新建產能並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加劇了海外市場的競爭程度。

需要提示的是,眼下產業鏈價格的下滑似乎仍未見“底”。

“硅料價格雖已出現多周的持續下滑,但現價跌幅仍不及下游預期,下游持續看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認爲,從全產業鏈角度看,從工業硅到光伏組件的主要環節均跌破生產成本,短期內市場呈現非理性競爭。

業內企業業績集體“失色”,反映出行業正在經歷、並且將持續一段時間的深度“洗牌”。

“在終端需求的強勁拉動及新建產能的持續釋放下,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均實現產量的大幅增長。”通威股份最新表示,隨着產業鏈競爭加劇以及價格的迅速回落,優勝劣汰趨勢明顯,比如部分企業率先出現經營虧損,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被壓縮。

“今年行業仍會保持增長,且會繼續創下裝機量的歷史新高。”鍾寶申今年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目前行業正處在“寒冬”,產業鏈價格出現大幅下行,價格下降也會顯著改善光伏發電的經濟性並刺激需求。

鍾寶申表示,光伏過去三年的增速非常快,去年中國市場的新增裝機比2022年增長大約150%,佔全球裝機的50%,這是中國新能源發展的一個非凡成就。目前行業產能過剩,市場對發展預期產生不同的看法。但是總體來看,在全球能源系統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光伏行業還是會保持持續增長。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