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景涛(前)向动车组司机传授经验和技巧。

通讯员刘崎超 摄

(上接第一版)

“一看,是在机外的时候,我们看准起磨点;二追,是追目标速度,追起磨的时机;三清,是清楚制动时机,清楚制动力,清楚到达目标点的距离;四固定,是固定自动机位,固定开闸地点。”景涛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

2010年,“景涛停车法”被写入《“和谐号”动车组司机作业标准》,在全路高铁动车司机中广泛推广应用。为了让技术得到传承,2015年,“武广高铁技术攻关小组”被正式命名为“景涛劳模创新工作室”。

■ 团队火花四溅,锻造一批安全行车“驭龙尖兵”

科学分组共同攻关、定课题领任务、每周交流研讨……在景涛的带领下,工作室集结优秀人才成立创新团队,帮助动车组司机快速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工作室成员们不断钻研探索,开辟了一条创新创效之路。

高速动车组列车功率大、加速快,在既有线低速运行时,机车乘务员操纵不习惯,容易导致运行超速。针对这一问题,工作室团队设计出“动车组级位简易控制器”,使高速动车组在既有线超速概率下降了90%。

CRH5型动车组轴温报警,在故障处理手册中的对应场景达7种,并且还有很多判断条件,导致发生轴温报警时,司机不容易准确判断处置。工作室将故障场景和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制作了便于机车乘务员及时判断和处置的对照表,降低了CRH5型动车组运行中轴温报警导致的事故率。

工作室还通过自主研发节约生产成本。针对动车组司机携带的行车备品存在领取繁琐、丢失损耗大、各发放点调配不均的现象,团队成员开发了机车乘务员行车备品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后,行车备品损耗为零,全年为该段节约了行车备品购置费用30余万元。

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铁司机,近年来,工作室团队把更多精力放在传技能、带队伍上,培养出一大批安全行车的“驭龙尖兵”。

几年前,该段年轻职工金前程认为动车组机型多、知识点杂、准入门槛高,心中发怵,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室团队成员孙亮与他签订“师徒合同”,一对一进行帮教。他不仅很快晋升为动车组司机,还在国铁集团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荣获“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先后针对新车型、新线路、惯性违章开展攻关19次,节支创效400余万元,编发动车组教材37本,培养出1700余名动车组司机储备人才。30名技术骨干被该段授予年度“驭龙尖兵”称号,27名高铁司机在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