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朱佩嫺

“噼噼啪啪……”5月1日,鄭州工務機械段小李莊焊軌基地無縫鋼軌焊接房內火光四散,一朵朵火樹銀花般的焊花在焊機旁綻放開來,宛若漫天煙火。

祁映辰 攝

作爲該焊軌基地唯一的工藝技術員,羅宇航“五一”期間仍堅守崗位,加班加點爲即將開展的侯日通道集中修備足“糧草”——將一根根100米長的鋼軌母材焊接連成500米長的無縫鋼軌,提供給施工現場。

在焊接房的焊機控制室內,羅宇航目光如炬,眼睛盯着焊花變化,同時心裏掐算着時間,“從焊接設備點火到一個焊頭焊接完成,只有短短130秒,爲了不出差錯,要綜合考量焊機的電流、壓力、位移等多種因素,還要根據不同種類鋼材的成分、硬度、導電等特性實時調整焊機的參數。”

在羅宇航看來,“焊接是技術,更是藝術”。因爲鋼軌母材存在鋼軌品種、生產廠家、交貨狀態等差異,所以焊接工藝參數多達40餘套,每一套參數的變量不下百個,每一個變量不僅控制着焊接時的內在過程,也影響着焊接質量,從這些紛繁複雜的變量中,找到最完美的匹配參數,就是工藝技術員的核心工作。

鋼軌焊接質量是確保火車安全平穩運行的關鍵。一個誤差不超過0.2毫米內實外美的焊頭,需要焊機電流、電壓、力值等120個參數的完美匹配,這需要日積月累的實踐和科學縝密的總結。

自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羅宇航始終把焊接工藝當成一門藝術,刻苦練習、反覆試驗、精益求精,破解焊軌技術難題170餘項,先後參與完成“焊縫熱處理降噪及電磁輻射防治技術裝置研究”“CX330型激光除鏽機器人研發”等10多項技術攻關項目。其中,參與研究的“高速鐵路焊軌基地系統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不僅如此,羅宇航還在今年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中,牽頭組織細化了焊接生產的14道工序操作流程,編制了18部作業指導書、明確了59項崗位職責,建立和完善了各項鋼軌焊接技術管理制度和技術文件20餘萬字,並摸索總結出了“三看”判斷法,即通過看斷口、看硬度、看波形,找準問題根源,全面卡控焊接質量。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羅宇航僅參與焊接高鐵無縫鋼軌就達3000餘公里,取得了焊接4萬8千焊頭零誤差、零事故的傲人成績。先後榮獲2020年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2021年全路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作爲一名基層鐵路職工,我會一如既往保持奮進姿態,不斷焊接出更多優質的無縫鋼軌,助力中原交通樞紐建設,也爲中國鐵路越行越穩、越跑越快、越行越遠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日前,得知自己又榮獲了河南省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和河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羅宇航如是說道。(朱佩嫺 梁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