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 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姜俏俏 报道

本报乳山讯 当下,乳山蓝莓大量上市,仅夏村镇今年便可产优质蓝莓2200吨以上。在小蓝莓带动乡村大振兴过程中,以海归人才阎勇为代表的20余名青年人才功不可没。多年来,阎勇带领团队推广蓝莓新品种8个,他的“胶东伯瑞”蓝莓也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有机认证和GAP认证的农产品,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乳山市聚焦蓝莓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常态化、清单化帮助解决发展梗阻。尤其是在引才方面,乳山市面向乳山籍在外能人发布“招募令”,积极争取“能人”回乡发展特色产业,阎勇正是当地引才、留才的代表。2009年,当时26岁的阎勇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毕业,回乳山老家当起了农民。对于这个选择,阎勇解释说:“我在新西兰等国家见过不少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触动很大。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知道传统的种植模式与突飞猛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个差距里面就蕴藏着商机。”

回国后不久,阎勇便注意到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正在斥巨资布局蓝莓产业,考虑到乳山也是胶东地区重要的蓝莓产地,并且没有现代化的产业园,市场前景应该会比较好。于是他立即行动,回到村里流转土地,建起了“胶东伯瑞”蓝莓基地。

拿到地后,阎勇首先明确了差异化的思路——搞有机种植。他投入100多万元,耗时6个月,为承包的200多亩地更换了1700多吨草炭土。此外,阎勇还面临着技术、市场、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一些专业问题,他跑遍了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专家求教。为实现现代化种植,阎勇在园区铺设水利管道和智能灌溉系统,建起新品种研发中心和冷库。“我们采用微滴灌设备,使蓝莓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水的利用率可达95%;研发中心每年引进培育三到四个新品种,确保与国外蓝莓主要种植区的品种更新时差不超过2年。”阎勇说。

深耕蓝莓产业15年,阎勇成就不凡,先后在无土种植基质研发、液态有益菌调配研发以及自主研发第五代双层智慧连体温室等获得专利23项,有效缩短了蓝莓生长周期、在产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解决了农业产业中见效慢和亩产量低的问题,并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从餐桌到田间”透明化、模块化管理。

在“胶东伯瑞”蓝莓线上线下卖往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市场的同时,阎勇没有忘记带领乡亲们致富。多年来,阎勇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壮大蓝莓产业,组建“专业团队+农户”的种植销售队伍,通过合作社金融互助、融资租赁等方式盘活了1400余万元的农村闲置资产,1200余亩闲置土地,给942个家庭增加收入;带动周边22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每年收益150余万元。

近年来,阎勇先后获得“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威海市人才项目产业特聘专家”“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个荣誉。如今,作为威海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的他决意把家乡的蓝莓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还需以科学技术引领更多的蓝莓种植户实现现代化种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