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永争第一”的化工“兵王”

——记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分厂聚合工段段长袁邦助

他成长于光荣的集体,所在工段先后获得沈阳市“先进集体”和“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他是亚洲最大糊树脂生产企业的“兵王”,拥有一流的技术和朴实的情怀,工作中踏实肯干、业务精湛、任劳任怨。他就是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化工)聚氯乙烯分厂聚合工段段长袁邦助,投身公司主导产品糊树脂核心生产单元,以“永争第一”的态度,不断“挑战不可能”。

永远争第一 锻造“金牌工人”

1999年,22岁的袁邦助进入沈阳化工,年轻的他心里就有股“永远争第一”的劲儿,从最艰苦的聚合工段进出料岗位做起,每天扛着50公斤重的料袋上楼投料、下釜清洗,他永远都是最快最好的那一个。10年的时间,他逐渐成长,2013年获得沈阳市轻化工会“金牌工人”荣誉称号,并出任聚合一班班长。

“一班就要有一班的样儿!”这是袁邦助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背后是一名一线班长要带领团队“永远争第一”的决心和坚持,也是亚洲最大糊树脂生产企业的精神所在!

2015年,正是沈阳化工搬迁扩产改造项目建设和开工准备的关键阶段,袁邦助却因意外腿部被热水大面积烫伤,住院治疗期间他每天了解新厂区建设情况,得知新厂区调试设备需要人手,作为一线生产骨干,他毅然提出复工申请,虽然分厂领导一再劝说其在家继续休养,但他绷带未解即与大家一起投入到新厂区工作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发现问题100多处,提出改进措施50多项。

2017年,袁邦助带领聚合一班38名员工秉承“有排头就占、有第一就争、有先进就学、有红旗就扛”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围绕聚合生产周期中的11个步骤,逐项琢磨提升效率和优化操作的方法,勇夺投料量、出料量各班组排名第一。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公司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聚合工段是医用手套专用糊树脂生产的核心生产单元,为保证产量、稳定供应,袁邦助身体力行发挥其党员模范作用,合理调配班组人员。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袁邦助采用一视同仁的原则,打消论资排辈理念。出现问题及时与几位岗长协调沟通,克服不利因素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挑战不可能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023年,袁邦助带领班组成员完成投料3899釜,出料3785釜,回收3790釜,清理加料回收管线2000余延长米,生产糊树脂43750吨,所创效益占公司总收入近六分之一。

当年2月至4月,他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参与A1至A4干燥系统滤袋更换工作,为公司节约创效120万元。

11月,他再次带领班组成员投身关键工艺的优化,挑战糊树脂生产的“不可能”。生产时间,是糊树脂产量和公司效益的保证。此前,公司每聚合10釜,岗位员工就要进入聚合釜清理聚合反应产生的滞聚物。袁邦助一边带领岗位员工在优化运行上下功夫,减少滞聚物产生,另一方面制作专用清理工具,降低入釜作业频次,达到聚合21釜入釜清理一次,确保分厂完成全年降低费用1000万元的目标。

2024年1月,屡立战功的袁邦助走上了企业的“兵王”岗位,成为聚合工段段长。他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工段各班组,使分厂入釜作业频次持续降低,最优达到连续聚合46釜清釜一次。

随后,他又将优化目标锁定工段的另外一个工序:干燥工序。利用糊树脂牌号切换的短暂间歇,开展设备检修,减少了专门停车检修的次数,进一步延长装置持续稳定运行时间,为1-4月糊树脂产量同比增长36%作出重要贡献。

2019年,袁邦助荣获“沈阳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24年4月,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