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徐馭堯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順豐豐泰產業園內,佔地一萬多平米的倉庫裏堆放着數千件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西藏所有的順豐包裹都會運送至此,經過分揀在送達各地。” 行走在貨物之間,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西藏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運作組組長次仁措姆告訴記者。

“注意,要帶好帽子,把長髮挽進去。”“騎電瓶車要小心,一定要戴頭盔。”走在園區,倉庫內外次仁措姆都認真注意,盯着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去年起,她成了公司的安全督導員,負責企業的安全生產。

剛開始,次仁措姆對此並不在意——“都幹了十來年,咱這還不懂?”

沒想到,她很快就發現了新崗位的不同。“我們在乾的時候,光想着快點幹活兒,很多細節其實沒有注意。”她說。

現在,每天上班後,次仁措姆都要在倉庫裏兜兜轉轉。有時候,她專門在上班時間在門口拿手機拍照,記錄下員工不符合安全規範的行爲,再發給本人進行提醒。

除了個別提醒,次仁措姆每個月還要開展4次安全培訓、4次安全排查,10次安全宣導,把崗位上需要注意的點滴細節,都掰開揉碎了員工們講深講透。“崗位變了,看待工作的視角不同。我之前覺得安全督導員都囉囉嗦嗦,自己也不重視,直到幹了這行,才知道‘安全無小事’。”她說。

除此之外,自從去年開始擔任公司的工會委員,次仁措姆還要花力氣關心職工的權益。在她的手機裏,有一個員工的工會羣。次仁措姆都會經常在羣裏發佈各類勞動權益保障的信息。“特別是發工資前夕,我都會在羣裏發各種信息,如果員工對自己工資有疑慮和困惑,都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對接合適的人羣。”次仁措姆介紹。

作爲公司裏的“老大姐”,大家也都願意和次仁措姆說一說知心話。去年底,次仁措姆正在辦公室,電話突然響起,她立馬接起。“大姐,我是益西拉姆,我有點事兒,方便去找您嗎?”話筒說。

“當然可以”次仁措姆一口應下。

沒幾分鐘,益西拉姆已經怯生生地站在了辦公室門口。次仁措姆立馬把這個女職工拉來坐下,並熱切詢問 :“你怎麼啦?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

一開始,益西拉姆只是支支吾吾。經過次仁措姆的熱切詢問,她才下定決心開了口:“姐,我最近懷孕了,現在剛兩三個月,我想換個崗位,行不?”

原來,益西拉姆是倉庫的一線裝卸工,如今有孕,但崗位工作忙碌,她一直不好意思開口。

“沒問題!我立馬協調。”次仁措姆趕忙應下,她隨即聯繫益西拉姆所在的運作組,並說明了益西拉姆的情況。對方也是一口應下,爲益西拉姆調整了一個相對輕鬆的崗位。

“作爲工會的工作人員,我們盡己所能地保護職工的福利,讓大家更有尊嚴地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次仁措姆說。

2010年,次仁措姆來到剛剛成立的西藏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拉薩分部。十餘年間,她做過快遞員、倉管、運作員、代理負責人、中轉場運作組組長。作爲西藏快遞行業成長的見證者,她親身經歷了順豐速遞在拉薩從無到有,再到如今年吞吐量1200多萬件的發展歷程。

“無論是安全工作還是工會工作,都是物流行業生產的堅強後盾。我盡己所能地在崗位奉獻,切實提升高原快遞物流行業的服務水平。”次仁措姆說,“快遞到萬家,也是幸福到萬家。作爲一名雪域高原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我們將繼續做好本職崗位,切實保障好羣衆物流安全和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