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致呈 見習記者 劉志坤 濟南報道

濟南四建塔吊工人孫良帥今年26歲,先後取得2021全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2023第四屆全國工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第八名的好成績。他有一個樸素的夢想:在自己建設的城市裏,能有一個家。

頭頂着太陽,孫良帥嫺熟地爬上塔吊。1平方米塔吊駕駛室內,他左右手撥弄操作杆,擺臂、穩停、下索、起鉤、懸料……僅一兩分鐘,材料穩穩落在指定落點,將“穩、準、精”的吊料操作充分體現。

站在駕駛室旁,望向遠處拔地而起的濟南CBD建築羣,孫良帥說:“每當我看到一棟棟高樓大廈從我手中一點點升起,我就會想象未來這裏會是怎樣的繁華景象。”日常工作雖然辛苦,但給予了他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我父親就從事這個行業,開塔吊是跟他學的。”早年下學後,孫良帥選擇了塔吊工這份職業。那時的吊裝工作沒白沒黑,晚上幹到12點以後,早上 5 點多鐘起牀去上班。“那時開的塔吊型號小,上面既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冬天挨凍,夏天熱到中暑。”

2021年,一次比賽改變了他的軌跡。當年的濟寧市吊裝技能大賽上,從來沒參加過此類比賽的孫良帥,卻意外拿到第一名。

“後來通知我要代表濟寧市去參加省內的比賽,壓力就大了。”孫良帥說,“別人沒起牀的時候,我去現場練習,下着雨也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試機的最後一天他找到了穩鉤的感覺。上場比完,成績出來又是第一。

在同年舉行的全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上,孫良帥奪得了第一名。

在他看來,這份工作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項藝術。他需要根據風速、建築物的高度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判斷。每一次吊裝都像是在繪製一幅精密的圖紙,不容有失。“多幹多練熟能生巧,不斷優化流程,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他的這一套理念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然而,孫良帥的工作也面臨着不小風險。高空作業本身是一項危險任務,一次小失誤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安全是生命之本,也是建築施工企業的生命線、底線和紅線。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把小隱患當成大隱患,才能真正保障現場安全生產”。濟南四建集團項目經理趙毅說。

因此,孫良帥吊料時,都會通過對講機提醒工人綁紮牢固,看好卡環、儘量站遠。“安全這兩個字太大,吊車上的鐵疙瘩很重,晃起來後碰到人會頭破血流”。他時刻保持高度警覺,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自己和同事的安全。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從事這個行業八九年,孫良帥見證了城市的變化和發展,他說:“我爲能夠在這樣一個項目中工作感到驕傲,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人,讓他們看到普通工人的價值和重要性。”

孫良帥的故事,是無數在城市發展中辛勤工作勞動者的縮影。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爲城市發展貢獻力量,爲社會進步添磚加瓦。在這個高空舞臺上,孫良帥用專業技能和無限熱情,演繹着屬於自己的天際之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