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元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岁的魏征去世,这位被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是股肱之臣的人,被李世民誉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连帮他夺下玄武门的尉迟敬德还有被誉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怕是也达不到魏征在李世民心中那般的高度。

在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对这个比他大18岁的大臣极尽哀痛,甚至为他辍朝五天,亲自为其立碑,要知道古时如果皇帝为过世的大臣扶棺、立碑、亲自祭奠,那都是对这位大臣的莫大荣耀。并且在40天后建立了我们现在都很熟知的凌烟阁,并让名家阎立本描绘了24位功臣像,悬挂于凌烟阁殿内,魏征因功排在第三位。其生前以“直言不讳”著称,就连我们现在的小小孩童都知道他的故事。

而就是被唐太宗给予如此高评价的魏征,没想到在死后没多久却被唐太宗亲自将他亲手立起的墓碑推倒,并且还取消了魏征长子魏书玉和自己最小的女儿衡山公主的婚约,一向享有贤名的唐太宗为何怒气冲冲地作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难道在群臣面前展现的他与魏征和睦的景象都是表面现象吗?

一、两个举荐

其实这是另有原因的,因为在魏征去世后没多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直接导致唐太宗的怒气值飙升到顶峰,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魏征生前,曾经为李世民推荐了两个人才,一位是时为中书侍郎的杜正伦,另一位是时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魏征说此二人在自己死后可担任宰相之职。可是问题就出在了这里,也不知是魏征看走眼了还是杜、侯二人太不争气了,杜正伦因为将太宗的话原封不动的告给了太子李承干犯了漏泄禁中语之罪被罢免宫中一切职务,后又有涉嫌太子谋反一案,被再次贬谪流放。而侯君集大家就熟悉的多了,百晓生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详细讲过,他是太子谋反之案的背后主导者,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被斩首示众。

杜、侯两人都牵扯到一个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干,作为李世民和发妻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即使后来李承干有了足疾,李世民都没有动过改立他人为太子的心思,可见李承干在他的心中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奈何自己的儿子最终走上了谋反这条路,犯了君王之大忌,任李世民脾气再怎么好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等来的就是李承干被废太子之位,而杜、侯二人因为是魏征生前所举荐,怒气冲冲的李世民丝毫没有考虑便认定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便亲自命人将刚刚立起的魏征墓碑推倒。

二、皇帝的面子丢不得

在百晓生看来,太子一事其实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是李世民的怒气达到了顶峰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并未是全部由其导致的。

首先,魏征曾经把自己向李世民呈献的谏言毫无保留地全部口述给了时为太宗起居郎的褚遂良,这个起居郎百晓生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过,就是记录皇帝衣食住行一言一行的职位,就和咱们现在的专秘差不多,本来褚遂良就是个很耿直的boy了,真正地做到了李世民说啥做啥他都一一记录,好坏不论,这时候魏征再来个添油加醋,就让李世民觉得魏征大有想为自己死后博个清正不阿的名声的嫌疑,此为其一;

其次,魏征在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被封为尚书左丞,到他去世的643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这17年间,魏征共计向李世民“犯言直谏”了200多次,其中什么方面的谏言都有,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咱就不说了,就连李世民的私生活他都管,这种过火的举动虽然最终都被李世民全部接纳,但谁又知道李世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估计是心里早把这个魏老头子骂了好多遍了。大家想想,做皇帝的在很多时候都说了不算,却要听一个大臣的话看他的脸色,几乎每次都让他下不了台,任皇帝脾气再好估计也不能就此善罢甘休吧,于是趁着太子一事,李世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压抑终于喷薄而出,还是以一种极其愤怒的方式爆发了出来,此为其二。

总之,魏征的两个举荐、屡次谏言让李世民下不了台,最终导致了唐太宗怒推他的墓碑,所以“伴君如伴虎”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综合来看,李世民还算是比较开明的君主,做了推倒墓碑这件事后也觉得做得有些过,但碍于面子,一直找不到让自己下台阶的机会。直到魏征死后的第二年,李世民不顾群臣反对亲征高句丽,虽然屡战屡捷,但最终因天气状况导致军队无法前行只能班师回朝,此时的太宗又想起了“犯言直谏”的魏征,感叹道如果要是魏征还在,绝对会成功阻止自己此次出征,回到长安后免不了又去魏征墓前缅怀一番君臣之谊,并且把推倒的墓碑又重新扶了起来。整体看来,魏征身后虽然有波折但总归结局是好的。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