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北日報

企業訴求全收集 政府服務零距離

承德向四千多家企業派駐1956名政府服務代表

■今年以來,共收集企業各類訴求1224個,辦結1195個,辦結率97.63%

河北日報訊(記者李建成、陳寶雲)“審批流程持續優化,審批效率不斷提升,企業當然越來越滿意,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否得到幫助和及時解決。”4月28日,承德斌達偉業智能裝配式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斌達偉業”)總經理李憲權從經營主體角度談起自己對優化營商環境的關切重點。

激發企業活力,提升企業活躍度,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方向。爲更好收集企業訴求、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承德市、縣(市、區)兩級相繼成立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從各部門優先選派能力強、業務精的工作人員作爲政府服務代表,採取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形式,派駐到“四上”企業、重點企業和科技型企業。

生產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的斌達偉業2018年從北京遷至承德縣高新區六溝園區。

“公司每天都有大量運輸原材料和成品的車輛進出。爲保障物流通暢,縣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選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劉承利警官擔任政府服務代表,在辦理通行證、車輛引導等方面提供服務,有力保障了企業正常生產。”李憲權說。

熟悉的業務快速辦,力所能及的事積極辦。今年3月15日,劉承利入企走訪時瞭解到,因採購大量原材料,斌達偉業遇到資金週轉難題,訂購的三臺工業機器人遲遲無法到貨,部分訂單生產受到影響。

“當天,我就走訪了幾家銀行。第二天,帶着銀行和評估機構工作人員對公司財務狀況、償還能力等進行全面評估。”劉承利說,3月22日,一筆1000萬元低息貸款就打入公司賬戶,讓三臺工業機器人迅速“到崗”。隨着生產效率提升,斌達偉業新訂單不斷,排產從2個月增加到6個月。

政府服務代表並非“萬事通”,遇到情況複雜、需要多部門協調解決的難題,怎麼辦?

“代表個人解決不了的事,我們會啓動‘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召集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承德縣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孫兆輝說。

爲避免遇到難題時,個別部門推諉拖沓,今年,承德縣把縣內重點企業及服務代表對縣直各經濟發展部門的評價評議情況,作爲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年度綜合考覈的重要參考,激勵約束引導相關部門把服務企業發展、解決好涉企問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興隆縣則通過上線“興企通”小程序解決這一問題。

“遇到政府服務代表解決不了的難題、解答不了的疑惑,企業可通過‘興企通’直接向縣委書記、縣長,以及其他縣處級領導和各部門、各鄉鎮一把手,點對點發送信息求解。”興隆縣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李國贏說,“興企通”實現了縣內281家企業與百名科級以上領導和141名政府服務代表無縫對接。

同時,該縣由全縣正科級以上領導幹部擔任包聯責任人,在281家企業建立包聯服務工作組,工作組由包聯責任人、政府服務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

“各包聯責任人要定期深入包聯企業,對企業存在的各類問題,採取現場辦公、座談會商、協調幫辦等方式推動解決。工作進展情況年終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納入縣委對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覈評價。”李國贏說,該局還聯合金融、財政、稅務等部門成立了金融服務組和稅收服務組,根據企業類別開展分類指導、精準幫扶。今年以來,已協助企業辦理貸款16.27億元。

爲進一步明晰問題解決流程,承德依託政府服務代表、企服專區、“承心辦”平臺等多種渠道,收集、彙總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做到企業問題全收集,臺賬記錄全清晰。緊盯“問題收集、分類轉辦、閉環反饋”三大關鍵環節,按類型、節點啓動相應程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及時跟進向企業反饋工作進展,切實提高經營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爲擴大服務範圍,我們將本着抓大不放小的原則,積極推廣‘代表+行業+小組長’‘代表+區域+小組長’等服務模式,儘快實現對園區企業、新業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全覆蓋。”承德市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靳海傑說。

目前,承德已向4082家企業派駐政府服務代表1956名。今年以來,該市各級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共收集企業各類訴求1224個,辦結1195個,辦理中29個,辦結率97.6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