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5日電 題:中國漫瀚調亮相巴黎記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手持話筒,剛唱出“你知道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這一句時,中國漫瀚調演員嶽文祥和黃玉蓉極具穿透力的嗓音就把工作人員震撼到了。

“這個聲音太高了……”北京時間5月4日晚間,人還在巴黎的嶽文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透露,他和黃玉蓉這首《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的漫瀚調,剛唱到一半時,工作人員就告訴他們“正式演出時不能用話筒。”

這一幕發生在嶽文祥和黃玉蓉於巴黎參加“遇鑑中國”中華文化主題展開幕式彩排時。

巴黎當地時間5月1日,中國外文局聯合中央和地方宣傳文化機構參展2024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共同舉辦“遇鑑中國”中華文化主題展,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受邀參展。該次展覽將持續到5月12日。

圖爲嶽文祥(左一)與黃玉蓉在巴黎演出漫瀚調。嶽文祥供圖

“這也是我倆在正式演出中,唯一一次沒有使用話筒演唱漫瀚調。”嶽文祥告訴記者,雖然在正式演出中清唱漫瀚調多少有點不適應,但聽到現場觀衆熱烈的掌聲,“內心對中國準格爾旗漫瀚調首次走出國門依然感到了自豪。”

44歲的嶽文祥和34歲的黃玉蓉是土生土長的內蒙古準格爾旗人,此次在巴黎的演出,二人演唱了《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什麼人留下個人想人》兩首漫瀚調,現場觀衆拿出手機不時拍攝記錄的細節,讓二人“深感漫瀚調在海外傳播的重要性”。

結束演出後,他們並沒有閒着,而是對現場參加“遇鑑中國”中華文化主題展的外賓、華僑華人等介紹了漫瀚調的歷史與當下。

“漫瀚調發源於中國內蒙古準格爾旗,特點是以準格爾旗蒙古族的短調民歌爲‘母曲’,融合了山西、陝西民歌的一些旋法、潤腔和唱詞,以對歌的形式進行演唱,是準格爾旗最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在過去幾天中,嶽文祥表示,每次他們這樣介紹漫瀚調時,大家都特別感興趣。一些外賓還表示,“有空的話,一定要到準格爾旗的黃河邊上感受原生態的漫瀚調。”

這次在巴黎演唱漫瀚調的經歷,也是嶽文祥和黃玉蓉對外推介家鄉準格爾旗的一次嘗試。通過二人的宣傳,不少外賓知悉了準格爾旗不僅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漫瀚調)之鄉”,準格爾旗的漫瀚調還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創辦於1904年,原名“巴黎萬國博覽會”,是世界上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綜合性展會之一,也是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形象展示和全球文化推介平臺。

準格爾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任豔華表示,準格爾旗漫瀚調能夠在巴黎得到當地觀衆關注,某種意義上也是準格爾旗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展示準格爾旗城市形象的一次成功實踐,這對於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鑑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這次到法國演出,展示的不僅僅是漫瀚調,準格爾旗的麪塑、剪紙等展品也引發了法國觀衆的關注。”準格爾旗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劉浩認爲,能爲家鄉助力拓展海外知名度,不虛此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