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記者 蔣彧淼

實習生 沈千玉 通訊員 朱亞忠

【人物名片】

朱啓傑: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中心副總經理。2023年“浙江工匠”獲得者,曾獲秀洲區優秀職工、嘉興良匠等榮譽。

【人物故事】

利落的寸頭,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一身熨燙整齊的西裝——這便是朱啓傑給人的第一印象。

“高考出分後填報志願,我希望能夠從事設備機械設計和工程師一類的工作。”和許多考生一樣,朱啓傑在志願填報時把專業前景擺在第一位,加上自身興趣所在,他的目光落到了“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四年沉澱,在昆明理工大學完成學業後,他開啓了求職之旅。

大學畢業後,朱啓傑先後在四川、廣東、杭州等地的企業擔任機械工程師,豐富的實踐經歷讓他的專業技能有了新的提升。從設計圖紙的發放到零件的加工、組裝和調試,朱啓傑在各大企業的工作中對玻璃加工設備的運行有了全面認識。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朱啓傑來到嘉興也是機遇使然。當時,福萊特集團嘉福工廠有十三條加工鋼化線正在導入光伏玻璃的鍍膜產品,配套的加工生產線也正在規劃設計。“因爲工作任務與我的專業技能非常契合,加上我非常認同福萊特的企業文化,所以我選擇加入這個大家庭。”朱啓傑告訴記者。

今年是朱啓傑在福萊特工作的第十二個年頭,從基礎的設計開發工作開始,朱啓傑在一個個項目中鍛鍊成長,也見證了設計開發部的發展壯大。小朱、朱工、朱經理、朱總,這麼多年來稱呼的變化其實也是朱啓傑工作經歷的變化。

每天早上不到7時30分,朱啓傑就已經出現在辦公室。一本工作筆記本、一支筆是他從不離身的工作夥伴。平時他都會從一張任務表來開啓一天的工作。“來到辦公室先把一天的任務在筆記本上羅列出來,再根據計劃一一落實。”他深諳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所以將工作劃分爲有規律的“打卡”活動,有條不紊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作爲設計部的負責人,項目研發是朱啓傑的日常工作。而一個技術項目的全流程要從市場調研開始,經過方案規劃與論證、項目立項、方案設計、材料採購、生產裝配等多個環節,最後通過驗收。在他參與的技術研發中,追求鋼化產能最大化是他印象最爲深刻的項目。

“整條生產線,鋼化爐的用電量是最大的,鋼化爐的生產效率決定了整條產線的生產效率,只有讓進入鋼化爐的玻璃達到最大化,才能使玻璃的單位電耗最低、生產成本降到最低。”朱啓傑介紹,但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原片玻璃的暗裂紋、玻璃磨削過程中破崩邊崩腳、玻璃厚薄差產生的鍍膜不良等,都會影響生產效率。在朱啓傑的帶領下,經過後期的調適與磨合,最終找到了最好的解決方案。

“要多尊重、多肯定、多溝通,讓大家願意提出自己的建議想法,避免造成誤解和偏差。”在團隊管理方面,朱啓傑也有自己的心得。

“獨行快,衆行遠”,朱啓傑認爲一個公司能不能走得穩走得遠,氛圍營造是關鍵。在參與主持的安福四期和南通加工方案的設計中,朱啓傑瞭解到安福三期背板線絲印清洗機和絲印機之間的玻璃有拖拽現象。一位生產工藝人員提出自己的意見:是否可以加一段加速分離輥道。員工的提議給了朱啓傑很大啓發,經過現場調查和實驗,設計方案得以完善,安全隱患順利消除。

實踐出真知。升職後的朱啓傑,仍然堅持到生產一線觀察作業,從設備的操縱方式、調節方式到生產線的佈局等,只要發現問題就及時記錄和反饋,然後及時進行調整。“一直坐在辦公室是無法瞭解員工真正的呼聲的。所以我喜歡和車間設備主操、車間主任一起看現場,多去了解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朱啓傑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他工作中最樸實的邏輯。

學習永無止境,在日新月異的玻璃技術行業更是如此。“要多與設備供應商一起交流,只有邁開步子纔能有新點子。”在業餘時間,朱啓傑通過閱讀專業書籍來補充新知識,同時也經常參加行業內的相關展會,瞭解最新的技術動態。

朱啓傑認爲,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一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一種愛崗敬業的美好品德。“在這個行業裏面幹20年、30年,你終將成爲這個領域的專家。”他說。

就這樣,他秉持匠心、堅守初心,從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到成長爲行業內小有名氣的工匠能手,朱啓傑穩紮穩打,幹一行、愛一行,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大放異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