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平涼日報

千年柳湖水,百年左公柳

秦玉龍 文/圖

柳湖,因柳而名。

說起柳湖,很多平涼人首先會想到左公柳。其實,柳湖之名起始於宋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是隴上著名的自然山水園林。

史料佐證,柳湖始建於北宋神宗熙寧元年,即公元1068年,時任渭州太守蔡挺引泉成湖,因柳樹宜水,故處處植柳,枝高葉茂,翠色參天,故名“柳湖”。

蔡挺是河南商丘人,進士出身,文能賦詩作詞,武能上馬殺敵,先後在涇州、慶州等地爲官。出任渭州太守五年,他主要任務是防禦西夏,因其有勇有謀,殺伐果斷,戰功卓著,備受皇帝賞識,開闢柳湖這件事並沒有記入他的功勞簿。

據本土知名文史研究者祝世林先生的《平涼古代史考述外編》記述,平涼城西,南山有支溝曰甘溝,溝內有水自南來,離平涼城二里許,水潛入沙底,至城西北隅,復出地面,泉甚旺,有溫氣,隆冬不凍,曰“暖泉”。聚水成數池,又多植柳,故曰柳湖。間建樓閣臺榭,風景清幽,爲平涼人遊憩之所。

暮春時節,風和日麗,柳多絮繁,白絮迎風,滿園飛舞,曰“柳湖晴雪”,爲平涼八景之一。平涼舊俗,每年五月五日端陽佳節,夏衣初着,男女結伴遊於柳湖,曰“浪柳湖”。又多以絲綢香草製成荷包,小巧精緻,繫於衣上,遊人可以互相摘取,曰“叼荷包”。如今,帶荷包習俗得以沿襲,但叼荷包習俗已不復存在。不過,“浪柳湖”依然是平涼人一年四季休閒遊玩的不二選擇。

祝世林先生考證,《平涼縣誌》載有清代朱愉梅的《柳湖書院記》(應爲《柳湖書院志·建革》):“郡城之北有暖泉,邑稱元柳湖也。考《寰宇記》:平涼北門外有柳湖,宋太守蔡挺設避暑閣於其中。則知柳湖之名已久。”祝世林認爲,此處引證《太平寰宇記》是錯的,《太平寰宇記》成書於宋太宗太平興國時,而蔡挺守渭州在宋神宗熙寧中,晚於太平興國八十餘年,《寰宇記》絕不會記八十年以後的事。清魏光燾《柳湖書院碑記》:“宋蔡子政知渭州,今平涼也。引暖泉爲湖,環湖植柳,爲柳湖之所肇。”

宋朝時期柳湖的樣貌已無從考證,此後歷代都有修建。

明朝嘉靖年間,分封在平涼的韓藩昭王,把柳湖佔爲自己的御花園,修建了十多處亭榭樓閣,由明武宗敕賜“崇文書院”。趙時春的《平涼府志》記:“嘉靖八年,韓昭王以千金繞柳湖築牆三仞,大建亭閣臺榭,遂據爲己有。”趙時春是這樣描述韓王時期的柳湖:修磚甕門二樓,複道相連,亭臺十數,花卉竹木千計,環以清塘兩重,通畫舸,植菡萏菱蒲,蓄魚鱉之數萬計,水陸之鳥羣集翔泳。亭閣計有“迎賓樓”“承暉閣”“喜雨閣”“觀瀾閣”“匯流堂”“金魚堂”“夏賞亭”“柳湖山”“龍王潭”等。

據《柳湖書院志》載,明清時期柳湖面積“約四里有餘”,皇親國戚、官員文人“每遊必駕舟以往”。可見當時的平涼生態環境之好,柳湖的蓄水量之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說它“甲於關隴”,並非誇大之詞。

明清兩代,平涼境內先後創辦了13所書院,柳湖書院最負盛名。乾隆五年(1740年)“崇文書院”改名“百泉書院”,後改爲“高山書院”,增建石橋牌坊和南北學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時任平涼知府顧光旭籌資修建柳湖書院,建有石橋、牌坊、藏書樓、廳堂、學舍等。

同治八年(1869年),時任陝甘總督左宗棠駐兵平涼,行轅設在柳湖。可以說,柳湖是清軍收復西北疆域的戰略策源地。他還撥款修復了柳湖,親書“柳湖”匾額和“暖泉”碑文,在柳湖栽植柳樹1200餘株。155年後的今天,昔日的“左公柳”長成了參天大樹,與園內湖水交相輝映,成爲名副其實的“柳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時任平慶涇固化道尹王樹枏,在柳湖書院的基礎上發起創辦隴東地區第一所新式學堂——隴東官立中學堂。

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爲甘肅省第七師範學校。1950年,改爲平涼師範學校。1958年,平涼師範及相關單位遷出,柳湖闢爲公園。

2005年,柳湖公園東擴,湖面和公園面積擴大了一倍多。柳湖書院恢復重建了“大講堂”“大成殿”“藏書樓”“魁星閣”“上學舍”“下學舍”等原有建築。平涼市文化館遷入柳湖書院,平涼市圖書館屹立湖畔。

柳湖以“柳中湖,湖中柳”享譽隴上。有文人雅士總結柳湖八景,分別是溫泉漱玉、西湖映月、雁蕩綠洲、葫蘆寶島、蓮心噴水、山石瀑布、孤島仙子,東湖盪舟。雖然歷經時代變遷,多次毀壞修復,八景大部分景色至今仍在。

春暖花開,遊人沿着石階幽徑漫遊湖邊,只見柳蔭蔥蘢,湖光瀲灩,花圃錯落,掩映迷離,亭臺玲瓏,劃舟輕泛,令人心曠神怡。

炎炎夏日,柳湖濃廕庇日,碧波盪漾,消夏納涼的市民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湖面上,遊船遊弋,笑語聲聲。花間小道,情侶依依,遊人濟濟。

仲秋柳湖,五顏六色,菊黃葉紅,絢麗斑斕,令人流連忘返。

雪落柳湖,湖面如鏡,柳樹如銀,晶瑩剔透如童話世界,分外妖嬈。

柳樹壽命短,最多活100多年。近千年來,柳湖的柳樹換了一茬又一茬,死了老樹,又栽新柳,從未間斷。湘軍和平涼民衆栽植於一百多年前的柳樹,被後人稱爲“左公柳”。其實左公柳並非左宗棠親手栽植,一如柳湖不是蔡挺親手開闢一個道理,因這二位是有功於社稷的歷史人物,因而纔會被後人銘記。

如今,柳湖公園保有左公柳146棵,是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數量最多的左公柳古樹名木羣落。或許若干年之後,這些左公柳會逐漸枯萎,但千年柳湖依然“波平柳苒苒,湖與柳共色,攀條弄潺湲,坐送春暉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