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通遼日報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張曉靜 通訊員 婁志丹) 1月中旬,霍林郭勒市沙爾呼熱街道準特花社區書記司志強在走訪中瞭解到,今年60歲的王秀芹離異後獨自居住,由於年齡大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加上患有基礎病,四處求醫欠下外債,處境艱難。瞭解情況後,社區將其納入困難幫扶羣衆名單,併成功幫她申請了每月570元的低保補助,從2月份開始發放。

自“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羣衆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沙爾呼熱街道以組織羣衆、凝聚羣衆、服務羣衆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紮實開展理論學習、主題宣講、民生實事等工作,通過“三強化”全力推動羣衆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強化引領帶動,築牢思想根基。街道領導班子充分發揮“領航”作用,帶頭開展學習宣傳活動。以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學習、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爲載體,將黨的方針政策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通過領讀學習、研討交流、黨日活動等形式,引導全體幹部職工圍繞“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點內容開展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等30餘次,領導幹部帶頭講黨課2次。爲老黨員、殘疾黨員等“送學上門”“網絡助學”,爲流動黨員採取郵寄學習資料、微信羣轉發的方式,切實築牢黨員幹部羣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基礎。

強化氛圍營造,凝聚黨羣共識。街道整合街區骨幹力量,組建4支宣講隊伍,用真實質樸、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集中宣講、入戶宣講活動。梳理出惠民利民“一本賬”,明確居民“一卡通”幫扶資金髮放情況,讓廣大羣衆真切感受到身邊的變化。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30餘次,爲羣衆講明梳理惠民政策40餘條,受衆2000餘人次。此外,街道還創新宣傳載體,開展“沉浸式”“體驗式”宣傳教育活動,創作話劇《黨旗下的太陽花》,邀請轄區企業職工、羣衆共同參演,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引導各族羣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真摯情感,推動羣衆實踐教育活動有特色、接地氣、出聲勢。

強化問需解難,提升服務水平。街道將“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羣衆教育實踐活動同轄區重點工作任務和爲民服務有機結合,以街道黨員幹部“進千門、走萬戶”專項行動爲抓手,廣泛開展“敲門行動”,重點圍繞空巢獨居老年人、重度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羣體,收集問題訴求及意見建議,建立羣衆需求臺賬,摸清摸準羣衆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力做好幫扶工作。目前,街道共開展孤寡貧困羣體慰問活動10餘次,解決落戶口、上學難、飛線充電、垃圾堆放等羣衆難事、急事15件,以實際行動搭建起黨員幹部、社區黨組織和羣衆之間溝通的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