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乡日报

新乡天立盛景小学

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展研学活动

本报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河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日,新乡天立盛景小学组织学生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展研学活动。

来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自然的大课堂,处处隐藏着优良的学习资源。穿过一望无际的麦田,映入眼帘的便是长达328米的厚重的夯土墙,学生们感受着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与沧桑。

“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四面的墙壁上,河南的18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83个县、1791个乡镇的名字都能找到,这是河南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赋予我们生命和生活印记的家乡。同学们寻根追源,找寻着专属自己的家乡印记。

“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的发展和铁路密不可分。从二七大罢工到1958年第七机车车辆厂文艺汇演,再到改革开放铁路发展,郑州作为全国铁路运输的枢纽......”这样别出心裁的介绍让历史变得生动,一个个剧目带领同学们了解了新中国铁路发展历史。课本知识在此时具化了,师生们不由更加崇敬革命先烈,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天子驾六遗址坑”剧场,同学们随着剧情穿越到周天子时代,在扣人心弦的剧情中回顾了历史,在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智慧中,经历了一场传统文化洗礼。整场戏剧以小见大,再次展现了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优越性。

“候车大厅”剧场讲述了候车大厅中各个寄存物件的背后故事,由寄存管理员为主要阐述人,围绕着家国情展开,包括抗日战争、实业救国、女子解放思想等,并讲述了河南人的勤劳智慧,真实再现了当代河南人的奉献精神。

“幻城”剧场是最震撼人心的剧场,这里演绎着中原文化的前世今生。一句“就是这里吧”将整场戏剧连贯起来,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从文人墨客到古圣先贤,从“孔子”与“老子”的隔空喊话,引出了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三层楼的古建筑高低升降,剧情台词既有阳春白雪,也有接地气儿的幽默,众多河南历史名人奇幻闪回。宏大的叙事、磅礴的阵容、华丽的妆饰,定格的是一个个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小场景。孩子们仿佛穿越千年,与时光老人对话,一起感受那些诗意般的传奇故事。

“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同学们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里感受河南精神,穿越河南历史,共鸣河南人的点滴日常和故土情怀。通过本次研学活动,新乡天立盛景小学的师生们进一步领略了河南历史文化的魅力,深刻认识到了黄河文明的厚重与辉煌。此次研学活动也将成为他们美好的人生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黄河文明。 (任霞李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