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尹耀增

時下,海北大地春播已經進入尾聲。今年,海北藏族自治州種植的青稞爲28.39萬畝(1.9萬公頃),其中25.55萬畝(1.7萬公頃)青稞良種均使用“種子包衣技術”應用,實現90%以上青稞良種“穿紅衣”,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自2021年起,海北州引進“威播”種子包衣劑開展田間對比試驗,經過試驗驗證,包衣劑中的殺蟲、殺菌劑在作物苗期緩慢釋放,藥量小於任何一種田間施藥方式,使用包衣劑後青稞的株高對比增高10.1釐米、穗長達到6.60釐米、莖粗爲0.39釐米,多個性狀均有明顯提升。2022年在海北州麻秀寺試驗基地包衣產量比對照增產40.79公斤,增產幅度最高達到了25.5%,青稞單產水平明顯提高。

“種子包衣技術”是在播種前通過藥劑拌種爲種子穿上防護罩,能有效減少對農田環境的污染,對種傳病害、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地上、地下害蟲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爲確保“種子包衣技術”這一科技成果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海北州通過州縣兩級聯動,開展科技示範技術指導,將這項技術“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打通了“新技術+示範+輻射”的快捷通道,包衣劑省工省時且簡便易行的特點得到了種植戶充分的肯定和歡迎。(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