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黔南日報

龍里

林下松茸產業帶來新“錢”景

本報訊(龍里縣融媒體中心 張登豔 劉勻龍) 當前,正值松茸豐收季,在龍里縣龍山鎮龍山社區林下松茸種植基地,一簇簇松茸從松針覆蓋的泥土下破土而出,長勢喜人。當地務工羣衆正穿梭在林間,精心地進行篩選,採摘松茸。

“這批菌子7天前開始出菇,高峯期大概要10天,從第一天的10多公斤到現在每天約100公斤,往後產量還會持續上升。”貴州尋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松茸種植基地負責人胡龍說。

據瞭解,去年8月,龍山社區依託豐富的林地資源,深挖林下經濟潛力,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農業企業發展林下松茸種植。經過前期的試種,目前,試種的松茸均已出菇,長勢良好。

胡龍說:“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種植約20畝松茸,循序漸進往前推進,保證每個月都有新鮮的松茸上市。計劃在未來3年內,開發的林下種植面積將達到500畝。”

“我們畝產500至1000公斤,主要銷往外省居多,畝產值大約4萬元。”胡龍說。

目前,種植基地正在探索休閒採摘的農旅融合模式,通過將林下松茸種植產業與休閒採摘相結合,發展龍山集羣式森林農場。隨着松茸豐收,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體驗採摘的樂趣。

龍山社區通過探索林下松茸種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拓寬了羣衆的增收渠道,還探索出了一條“綠林生金”的生態富民新路徑,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我們引進企業後,給村民流轉土地,每畝收取企業20元的管理費,同時在他們經營的過程中,提取經營收入的3%作爲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有效促進社區集體經濟的發展。”龍里縣龍山鎮龍山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每個月工資3000元,包喫包住,老闆對我們很好,就在家門口,方便照看家裏,特別滿意。”當地務工羣衆禹啓德開心地說。

近年來,龍里縣借“林”發力,盤活豐富的林地資源,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實施,以市場爲導向,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產業。截至目前,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已達23.32萬畝,產值達5.56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