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漢建國之初,北方的匈奴一直四處騷擾,甚至高祖劉邦還差點因此丟掉性命。從漢朝建立開始,彷彿匈奴一直在和西漢打交道,而且西漢一直處於劣勢當中,爲了保證自身的國土太平,也爲了自己的統治變得更加穩固,從高祖劉邦開始,很多皇帝都採取了和親的政策,給匈奴人豐富的物質獎勵,讓他們打消繼續騷擾西漢邊疆的念頭。

這樣的做法也持續了很久,然而等到窮兵黷武的漢武帝上臺之後,在攻打匈奴方面,漢武帝的立場十分堅定和鮮明,而在他執政的近50年間,有40多年都在攻打匈奴,這也讓人們覺得當時因爲戰爭已經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爲什麼漢武帝要這麼執着的攻打匈奴,這一切值得嗎?

漢初採取的和親政策是因國力太弱的迫不得已

西漢建國初年,常年動盪使人民怨聲載道,面對不斷騷擾的匈奴,如果貿然發動反擊的話,先不說,漢朝是否會取得勝利,必定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政治根基還不穩固的時候,選擇和匈奴硬碰硬,無疑是不斷的破壞自己的統治根基。也因此西漢初年的時候,漢王室只能選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漢武帝需要加強中央集權,他需要絕對的統治

在漢武帝之前,中央集權程度並不高,而他上臺之後,一系列的政策都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皇權爲出發點,再加上經過多年的調養生息之後,漢朝的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長,也可以和匈奴硬碰硬了。當時他迫切需要加強自己的權力,如果他繼續採取和前人一樣的行爲,那麼無疑是在敵人示弱,也因此他必須選擇和匈奴打一仗,在多年的征戰當中,漢朝起碼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委曲求全了。

進攻匈奴取得勝利,領土得到不斷拓展,文化影響加重

在攻打匈奴之時,漢朝的軍隊將勢力延伸到了西域等地區,對於這些地區的統治,有的雖然只是短時間,並不長久,但是在攻打匈奴時還是佔取了非常多的地方,漢朝的疆域得到不斷的擴大。而且伴隨着漢朝勢力的不斷延伸,漢文化也在少數民族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連年戰爭導致民不聊生,漢武帝及時止損,作爲一個皇帝,他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必然會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時間一久對一個國家會帶來極大的打擊,而對於漢武帝來說,年年征戰匈奴,以及本人十分奢侈,給漢朝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危機。

在他的政治後期,回想到產生錯誤的漢武帝,及時止損,停止了攻打匈奴的政策

對於漢武帝來說,一直採取委曲求全的政策,並不是他本身的作風,而且就當時的情勢來看,漢朝一定和匈奴有一戰,只不過戰爭發生在他的身上,推動者也是他。

在這場交鋒中,漢朝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漢朝的基層民衆卻遭受毀滅性的打擊,而這一切也都威脅到了漢朝的統治,而爲什麼漢武帝會堅持這樣做,可能在當時的環境中,他也必須得這麼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