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楚雄日報

本報訊(通訊員李作偉)近年來,楚雄市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大力發展高原粳稻種業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2024年,全市高原粳稻繁種備案1.32萬畝,預計生產種子790萬公斤、產值3600萬元,帶動種植戶戶均增收3800元。

向種圖強,佈局滇中種業高地。緊扣州委、州政府把楚雄市建設爲滇系優質高原粳稻種業核心、打造爲國家西南高原粳稻現代產業園“國家隊”現代種業平臺的目標定位,編制《楚雄市種業發展規劃》《楚雄市現代水稻種業振興發展規劃》,構建“一核一區兩帶多基地”規劃佈局,積極推進楚雄市現代種業產業園和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成功承辦首屆雲南·楚雄2023年高原粳稻種業發展大會,力爭到2025年建成滇系優質高原粳稻種業加代擴繁面積2萬畝、種子產量達1000萬公斤。

項目支撐,建強種業振興基地。累計投入資金3.29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5.66萬畝。目前,依託楚雄州農科院建成佔地292.69畝的高原粳稻育種創新中心,已建成種業核心基地5260畝、高原粳稻擴繁基地1.4萬畝、玉米制種基地0.75萬畝、油菜繁種基地0.4萬畝、蔬菜繁種基地0.1萬畝、魔芋種芋基地3.2萬畝,楚雄市種業振興“路線圖”逐漸成爲“美景圖”。

引大扶強,打造現代種業集羣。堅持內培外引並重、合作共享共贏的理念,在培育壯大楚雄益農等本土企業的基礎上,加大與楚雄州供銷種業、楚雄州富彝兩大種業公司合作,引進雲南種業集團等龍頭企業,形成以育種企業爲龍頭、專業化生產企業爲支撐、服務型企業爲配套的種業企業集羣。目前,註冊種子企業8家,發展種子經營門店121戶,在全省12個州52個縣(市)建立種子代銷網點466個,楚雄市已成爲省內較有影響力的種子集散地。

科技賦能,打響本土種業品牌。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方式,鼓勵本土企業與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種質資源開發保護,研發出“楚稻、益農、彝谷”等優勢品種,填補民營企業無品種權的空白。目前,全市共選育出主要農作物品種58個,其中楚粳品種43個、楚稻品種6個、益農系列品種7個、彝谷系列品種2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65個。

聯農帶農,闖出種業致富新路。以新質生產力爲引領,堅持壯大新農人、提升新農資、運用新農機、推廣新技術、培育新模式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理念,推進農業社會化託管服務,探索“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形成企業下訂單、合作社組織生產、家庭農場示範帶動的利益共同體,聯農帶農由“賣糧食”向“賣種子”轉變增收致富。2023年,生產種子720萬公斤,實現產值3240萬元,帶動種植戶戶均增收3600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