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衢州日報

以青春光芒照亮家鄉

衢州理工學校 號召學子做回鄉“追夢人”

記者 鄭理致 通訊員 徐慧萍 廖文藏 文/攝

“現在衢州發展越來越快,高端酒店越來越多,收到《倡議書》我就回來了。”5月7日,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鄭俊宇告訴記者,母校衢州理工學校於3月發出了以“挺膺青春之姿 共建‘青年衢江’”爲主題的《倡議書》,許多理工學子受到感召回鄉“追夢”。

家鄉期待理工學子分享發展“紅利”

衢州理工學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省首批現代化學校、省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省一級中等職業學校,其牽頭成立的衢江區職業教育集團入選全國示範性職教集團。多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匠心育人,面向我市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的人才緊缺技術崗位,培養了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還有衆多理工學子走向高等學校深造。

當前的衢江,正處於“聚力大趕超,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觸角伸向更多新興行業,比任何時候更加重視人才、更加渴求人才。去年,衢江區委區政府出臺了《衢江區服務青年發展40條舉措》《衢江區人才積分管理辦法(試行)》等多項青年人才優惠政策,在安居保障、就業條件、創業扶持、人才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迭代升級,爲廣大青年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服務。政策環境空前利好,支持力度全國少有,爲有志青年提供了豐厚的“紅利”。

順應這一時代要求,衢州理工學校向即將大學畢業的理工學子發出倡議。《倡議書》以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發出,線上以電子倡議書形式發送給廣大畢業生,線下則是由學校給每一位今年即將大學畢業或碩士畢業的理工學子郵寄一封紙質書信。目前,電子倡議書閱讀量超5000人次,紙質倡議書共發出近500份。《倡議書》希望理工學子學成歸來返鄉就業創業,支持家鄉建設發展,與衢州這座年輕的城市雙向奔赴、共同發展、相互成就。同時,也希望廣大理工學子當好“家鄉推介官”,積極向身邊優秀同學、朋友宣傳家鄉,推薦家鄉的營商環境、政策福利、人文景觀等方面特色和優勢,引薦優秀人才來衢州安家立業。

“家鄉正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

“家鄉正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5月7日,現就讀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程文對記者說。

程文是衢州理工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曾獲浙江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程文表示,他今年2月份回母校參加“共話‘青年衢江’”活動後,內心就已產生了回家鄉就業的想法。現在收到了學校的《倡議書》,學校還貼心地附上了一本《共建“青年衢江”就業創業行動指南》,這更堅定了他返鄉就業的決心。

讓程文沒想到的是,學校寄給他的《倡議書》還打動了一些外地同學。程文的同班同學餘尚陽看了《倡議書》和《行動指南》後,被衢江的人才政策深深吸引,萌生了到衢江立業的想法。24歲的餘尚陽老家在河南信陽,和程文一樣也是大學期間便已入黨,並獲浙江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兩人關係一直很好。“衢州理工學校太有愛了,竟然這麼關注早已畢業的學生,爲他們提供這麼貼心的服務,我們很是羨慕。”餘尚陽說,年前程文邀請他到衢江參加了衢江區第二屆詩畫風光帶自行車騎行活動,看到衢江的環境非常優美。現在這封《倡議書》和《行動指南》讓他對衢江的就業創業政策有了更多的瞭解,感受到了衢江這座年輕城市的魅力。在和家人商量之後,餘尚陽已經下定決心,畢業後來衢江發展。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衢江這片沃土上,“新衢江人”已經成爲越來越多天南地北有志青年的選擇,去年衢江區吸引了近7000位青年大學生、市外員工來區就業,新增高技能人才1798人,爲“青年衢江”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

打好服務青年系列“組合拳”

“爲助力打造‘青年衢江’,我們學校要打好服務青年系列‘組合拳’。”衢州理工學校校長曾善羣表示,今年學校連續推出了助力青年成才、就業、創業系列活動。

2月份,衢州理工學校邀請畢業生回母校開展“共話‘青年衢江’”活動,感受衢江發展活力。學校爲在校生專門開設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爲學生就業增添底氣。紮實開展“311”行動,即中層以上幹部年走訪、服務本地企業數超100家,年招收“訂單班”學生超100名;每年舉行1次本地企業文化宣傳週活動,舉辦1次供需見面招聘會;建好1張學校與本地重點企業用工聯絡圖,繪好1幅企業用工應急預案作戰圖的方式,厚植學生“就業在本地、創業在家鄉”的理念。學生畢業後實施“雁歸計劃”,每年開展畢業生“線上+線下”家訪,覆蓋率超90%。建立“一名冊一指引一清單”,精準摸清對象、政策和崗位“三個底數”等,吸引更多有爲青年人才來衢貢獻青春力量。

“母校爲我們建了個‘雁歸羣’,在這個羣裏,班主任胡震南老師會及時發佈衢州市、衢江區的創業、就業補貼等政策,讓大家及時瞭解衢州的市場變化和政策。”鄭俊宇說,胡震南老師常在羣裏發佈衢州高端酒店、精品民宿建設、開業情況,許多同學被衢州的城市活力吸引,從而選擇回鄉就業或創業。

青年興則衢江興,青年強則衢江強。曾善羣校長表示,學校將貫徹落實省、市、區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要求,聚焦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培養,把服務青年系列“組合拳”打得更出彩,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同頻共振、互融共生,爲持續深化“五城”建設,奮力打造“青年衢江”注入更多職教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