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華西都市報

跳出農門又迴流

“90後”大學生回村當起了植物“醫生”

何遠行在大棚查看小番茄病蟲害。

無土栽培的小番茄。

工人們正在爲剛採摘的小番茄打包。

暮春時節,天亮得早。早上8點,何遠行就來到農場的大棚,開始巡園檢查病蟲害。幾位工人正流水線式地處理剛摘下來的小番茄,裝箱完成後將發往川渝兩地的農貿市場。

這家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姚渡鎮光明村的逸明農場,是青白江區的現代農業種植示範基地,種植面積700餘畝。

30歲的何遠行是土生土長的青白江人,作爲該農場的技術人員之一,負責管理200餘畝小番茄。2021年,因爲上班離家太遠,無法照顧生病的母親,他從外地辭職,回到家鄉成爲一位“新農人”。

“科班生”返鄉

專爲200畝小番茄“治病”

日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逸明農場見到了何遠行。黝黑的皮膚、蓬亂的頭髮,一臉憨厚的笑容,如果不是經人介紹,很難讓人相信他是一位管理着幾百畝果園的“90後”農業技術能手。

2017年,何遠行從四川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畢業後,就職於南充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負責柑橘的技術管理,2021年辭職回到老家。“我本來就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外面轉了一圈,現在又回來了。”何遠行說。

2021年12月,何遠行剛到逸明農場。幾十個白色的大棚裏已經種上了小番茄苗。逸明農場種植的果蔬有好幾種,小番茄的品種和種植面積佔多數。

老劉是何遠行初來時認的師父,今年56歲,山東人,幹了大半輩子農業種植,有着豐富的經驗。何遠行剛到農場,老劉就帶着他巡園幹活。作爲學農的“科班生”,何遠行對師父傳授的關於小番茄病蟲害防禦、治療理論,很快就爛熟於胸。

從整地改土、上底肥、建水肥設施、栽苗到果實成熟,需要100天左右的時間,採摘期在每年4-6月。何遠行在農場主要的工作就是巡園,一旦發現小番茄“生病”,就要及時“醫治”。

作爲一名植物“醫生”,從業以來何遠行碰見過各式各樣的病蟲害,談及防治的專業知識,他頭頭是道。

記憶最深刻的是在2022年1月,2000株小番茄苗患上晚疫病。連續數日的陰雨天,讓何遠行在巡園時疏忽了生長在大棚內側面的幼苗。“這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因爲低溫高溼,導致葉片和莖杆部感染病菌。它會影響植株發育,降低小番茄的品質和產量。”發現情況不妙,他和另外兩個技術人員連續一週“出診”,通風、打藥、排溼,最終將問題解決了。“一畝地有2000多株幼苗,產量在1萬斤左右,當時成熟的果子批發價格在8元一斤,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造成至少8萬元的損失。”

技術賦能

種植成本降一半產量翻一番

據介紹,當前逸明農場共種植有200餘畝小番茄,年產量120萬斤,產值超過800萬元,和五年前相比,產量越來越高,產值也翻了好幾倍。這都得益於新品種的引進和技術賦能。

在逸明農場,新技術被大量應用,小番茄種植全部採用的是無土栽培法。

“所有大棚裏的小番茄都是無土栽培的,和傳統種植方法相比,可以節約50%的水肥,畝產平均6000斤,是傳統大棚產量的4倍。”何遠行在大棚之間的過道里邊走邊介紹。

“如果完全採用數字化種植系統,一個大棚的設施成本可能就需要20萬元。爲了節約成本,我們自己研發了簡易版的無土栽培裝置,將成本降低到了2萬元。”何遠行介紹,目前這套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控制住了成本,農戶也可以把技術用在其他果蔬的種植上。

一串串紅綠相間、個頭飽滿的小番茄,在果柄上整齊排列,散發着淡淡果香。何遠行說,和有土種植相比,這種無土栽培的小番茄採用的是椰糠基質種植,採用滴灌技術澆水、施肥,可以有效減少根部病蟲害對果蔬的影響,也讓果蔬的產量和質量穩步提升。

攜手合作

“新農人”和傳統農民成爲好搭檔

除了農場的工作,何遠行每週還要去幾個村子爲村民做技術指導。雖回到家鄉工作,但要把現代農業技術尤其是先進的理念傳遞給農戶,並不像見面打招呼那麼簡單。因此,“新農人”和傳統農民之間的觀念衝突在所難免。

小番茄定植之後,當秧苗長到半人高時需要吊秧,同時還要疏剪側枝防止分走養分。何遠行建議提前一週開始,這樣可以保護幼苗。而村民認爲應該晚一些,這樣可以少處理一次而節約人力成本。

另外,關於施肥,何遠行和村民也產生了分歧。傳統施肥參照的是“畝用量”,比如說一畝地三斤肥,就按固定的週期施肥。但不同農作物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以及不同天氣狀況植株的蒸騰量不一樣,施肥量也要因此變化,如果一味參照相同的“畝用量”和施肥週期是不科學的,植被根部也容易發生病害。

“新農人”看重量化數據指標,但老一輩的農人更相信經驗。每遇到這樣的情況,何遠行都會向村民推薦按稀釋倍數的方法進行施肥,參照稀釋表格,找到稀釋倍數和用水量的交叉點,顯示的數字就是用肥量,在施肥過程中還需要觀察農作物根部的乾溼情況,調整施肥週期。

“有些人覺得麻煩,仍然堅持用老方法,我們只有耐心地解釋。”何遠行說,最後村子裏出現因爲肥害導致的根腐病時,一些農戶的觀念才慢慢地發生改變。

近幾年來,逸明農場已與周邊幾個村形成了合作關係,農場爲村民提供技術指導。種植的小番茄因爲口感好,吸引了一撥又一撥遊客來村裏摘果子、買農產品,農業與旅遊的結合,爲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其實,於何遠行而言,他從來不否認老一輩農民的經驗,反倒認爲兩個羣體之間可以通過合作,成爲好的搭檔。

今年是何遠行回到家鄉的第四個年頭,逸明農場“90後”的技術人員也從何遠行1人增加到了4個人。看着掛滿枝頭的小番茄,他說,現代農業前景可觀,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不多,希望有更多的同齡人主動參與到農業發展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鄒阿江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