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

5月伊始,債基市場迎來創新產品。從5月9日起,宏利基金、東方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旗下的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開始發行,加上已於5月6日開始發行的嘉實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首批4只中債綠色普惠金融指數債基正式推向市場。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除本次發行的4只產品外,今年以來還有摩根基金、寶盈基金、鵬華基金上報了綠色相關主題債券基金。從更大範圍、更長維度看,這意味着公募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的綠色投資自2022年從權益領域拓展到固收領域後,持續進行着更爲細分的產品創新。

綠色債基持續上新

公開信息顯示,首批4只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跟蹤的是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這類基金投資於債券的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

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於2023年1月9日由浦發銀行和中債估值中心聯合推出。據嘉實基金分析,該指數成分券由在境內公開發行且上市流通、發行期限5年及以下的支持綠色金融及普惠金融國家戰略落地的債券品種組成。信用債評級要求主體評級AAA、中債市場隱含評級不低於AAA。

“相關基金所跟蹤指數主題鮮明、品質優良,明確投向綠色、小微企業、三農、脫貧攻堅等領域的商業銀行債券及綠色政策性金融債券,體現綠色、普惠、優選,引領投資者感悟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的深刻內涵。”嘉實基金稱。

值得一提的是,4只基金暫不向個人投資者公開銷售。宏利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爲沈喬暘,嘉實基金、東方基金和國海富蘭克林旗下的相關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分別是祝楊、車日楠、沈竹熙。其中,車日楠爲東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總經理、公募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除了正式推向市場的首批4只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外,博時基金在去年7月也上報了一隻中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目前在等待獲批。從2023年底至今年4月,還有華潤元大基金、摩根基金、寶盈基金、鵬華基金上報了綠色相關主題債券基金。其中,摩根基金上報的是摩根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券基金,寶盈基金上報的是寶盈綠色普惠金融債基,鵬華基金上報的是鵬華綠色債券基金。

具備一定稀缺性

在債券品類中,綠色債券一般是指和綠色產業相關的投資品種,特別是指募集資金專門用於支持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或綠色經濟活動,依照法定程序發行並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市場人士分析,截至目前,綠色債券市場發行人主要爲優質的國企和央企,整體信用資質較高,信用風險較低,市場認可度較高。其中,某些中高評級、資質較強的主體,得益於政策端的大力支持和綠色項目優勢,綠債相比相同評級、相同期限的普通債具有一定利率優勢。

宏利基金表示,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綠色投資近年來逐漸成爲國際共識,也成爲資管機構佈局的重要方向。

嘉實基金基金經理祝楊表示,儘管綠色、小微、三農等主題金融債近年均有發行,但非主題類商業銀行普通債依然是主要品類,因此目前綠色普惠金融債仍具備一定資產稀缺性。“相較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綠色普惠金融債具有流動性相對更高且波動性相對更低的特徵,久期相較於集中於1年期及以內的銀行存單範圍更寬。此外,當前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行人多爲國企、央企和金融機構,市場認可度高,信用風險相對可控;伴隨着後續綠債市場配套監管、信披等相關制度更完善,相關主體的信用資質優勢或進一步凸顯。”祝楊稱。

投資產品不斷創新

從投資策略而言,首批4只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基金的面世,還意味着公募在ESG相關的綠色投資邁出了新步伐。

一位公募市場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某種程度上看,綠色債基可劃分到ESG投資範疇。近年來,公募ESG投資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是從權益投資拓展到固收領域。隨着固收底層資產持續豐富,ESG固收類基金的細分產品也是越來越多。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目前,市場上一共有7只綠色相關債券基金,其中有5只爲2021年之後發行的次新基金。比如,招商基金CFETS銀行間綠色債券基金成立於2023年10月,成立規模高達80億元。路博邁中國綠色債券基金、銀華綠色低碳債券基金等產品成立規模均超過了20億元。

更早之前,公募ESG投資從權益投資拓展到固收領域時,債券基金同樣承擔着“開拓者”角色。例如,成立於2022年3月的中航瑞華ESG定開債基是市場上首隻ESG主題債券基金。隨後2022年底嘉實基金髮行了全市場首隻開放式ESG債券基金——嘉實長三角ESG純債,使得ESG債券類基金進一步增加。當時,嘉實基金ESG研究部副總監韓曉燕表示,我國ESG主題基金在加速擴容進程中有許多積極的發展趨勢,如策略類型更趨多樣化。從資產類別來看,雖然ESG權益類基金仍佔絕大多數,但也有ESG債券、綠色債券公募基金破冰發行。

宏利基金表示,基於中國提出的“雙碳”目標以及綠色轉型需求,綠色主題投資貼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共識。此外,政策上也不斷加持,鼓勵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改善投資活動環境績效,服務綠色經濟發展。從資產供給端來看,中國綠色債券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相較海外,在發行規模和佔債券市場的比重方面均有較大提升空間。民營企業、製造業以及建築業等領域綠債市場潛力有待釋放,未來將有數量更多、更趨多樣化的綠色資產供給。從需求端來看,監管機構持續引導國內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債券的投資,有助於推動綠色債券進一步擴容。隨着評級方法與國際標準逐步接軌,中國綠色債券對國際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有望進一步加強,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的便利度也會持續提升,預期相關產品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