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滿懷熱情投資港股的機構頻頻受挫,不少滬港深基金和QDII產品業績遭遇滑鐵盧。自2021年年中以來,公募基金持續低配港股標的,一些龍頭品種也被剔出股票池。

不過,在極具吸引力的估值誘惑下,近期公募基金整體提升港股倉位,一些基金從低配到大幅加倉,更有甚者直接將港股倉位打到九成。隨着國際資金迴流以及內資加速湧入,港股市場人氣驟升,“含港”基金走出至暗時刻,基金經理南下香江的激情再度燃起。

考驗基金經理能力邊界

2021年年中以來,港股市場持續調整,一直沒有走出“估值便宜但就是不漲”的怪圈,即使出現階段性反彈,也只是曇花一現。這導致一系列滬港深基金的收益慘淡,部分基金產品的最大回撤超過40%。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對港股處於相對低配狀態。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報中,除QDII產品外,包括滬港深基金在內的公募基金重倉股中共出現了302只港股,被重倉最多的十隻港股分別是騰訊控股、中國海洋石油、美團、中國移動、快手、香港交易所、華潤啤酒、小米集團、理想汽車、金蝶國際。

據國海證券統計,佈局港股的主動基金規模從2020年開始快速提升,2021年年中規模達到峯值後便開始下滑。目前投資港股的公募基金整體港股倉位較低。從公募主動權益基金對港股的配置來看,集中佈局新經濟行業,金融等方向則被顯著低配。

此外,一些同時在A股、港股上市的標的,港股標的同樣具有較強分紅吸引力,卻鮮少進入公募重倉股中。對此,前海開源基金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崔宸龍表示:“港股市場中,除了頭部的公司外,成交量相對於A股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金超額配置,畢竟基金投資需要考慮到流動性因素。在香港和內地兩地上市的公司在投資邏輯上並沒有太大差異,底層資產一樣。如果是兩地上市的龍頭企業,公募基金在投資時會充分考慮港股的流動性、更高的紅利稅等情況,綜合對比A/H目前的性價比進行投資。”

港股投資和A股投資的能力邊界問題也引發了不少爭論。此前,明星基金經理周應波曾在其管理的產品2021年四季報中表示:“芒格說過確定自己能力的邊界是最重要的事,現在來看,香江還是我們一條挺重要的能力邊界。”在他看來,港股作爲離岸市場,流動性同時受到內地、全球因素影響,波動幅度極大,而內地機構投資者自身投資經驗不足,投資港股的效果不甚理想。

崔宸龍認爲,港股投資者的結構更加國際化,影響港股投資的最重要因素是全球宏觀經濟的影響。此外,港股市場中有很多特色行業,包括互聯網、博彩等行業,與A股市場存在一定差異。在基金經理的能力圈建設方面,港股投資不僅需要保持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還需要更加關注全球宏觀經濟的情況。

多隻基金港股倉位大幅提升

不過,港股突出的估值優勢和戰略配置價值依然具備吸引力,部分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選擇了加倉。據國金證券統計,一季度公募投資港股倉位達到30%以上的港股主題基金數量(包括QDII和滬港深基金)達到265只,較前一季度增加12只,規模合計2951億元。具體來看,同時投資於A股和港股的滬港深基金共229只,其中,144只港股倉位在30%-50%之間,還有85只的港股倉位超過50%。投資港股的QDII基金共36只,其中,26只港股倉位超過50%,10只港股倉位在30%-50%之間。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被滬港深基金增持最多的十大港股標的包括洛陽鉬業、中國生物製藥、中廣核新能源、中國石油股份、美圖公司、廣深鐵路股份、中國鋁業、信義光能中國國航、中廣核礦業。有市場人士分析,這份名單中以週期股爲主,甚至有一些是原先位於公募持倉角落裏的冷門股,滬港深基金頗有“將熱門股冷門股一網打盡”的“豪氣”。

從單隻基金來看,港股倉位提升最多的是前海開源滬港深創新基金,一季報顯示,該基金權益投資中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公允價值爲2.85億元,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達到55.76%;2023年末,其港股佔比僅有4.79%。短短一個季度,該基金港股倉位飆升了近51個百分點。基金經理章俊在一季報中明確表示看好港股後市,稱經過波動企穩後,對後市保持更加樂觀的態度,尤其香港市場經歷了長時間、大幅度的調整後,出現了比較好的配置機會,因此在一季度大幅增加了港股的配置比例。該基金近三個月以來的收益率達到20.27%。

還有基金選擇近乎滿倉操作。例如,截至一季度末,國聯滬港深大消費主題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市值爲2503.93萬元,佔該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達到90.68%。如此集中投資港股爲該基金帶來了高彈性的業績,其近三個月以來的收益率達到26.19%。

此外,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在一季報中再次強調了對港股市場的看好態度。他認爲,港股資產性價比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尤其是格局清晰、具有較大創新可能性的港股醫藥科技品種,兼顧確定性和成長性的港股互聯網品種以及港股智能電動車品種等。其管理的中庚港股通價值18個月封閉股票維持滿倉操作。另外,華安滬港深機會、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景順長城港股通全球競爭力、萬家港股通精選等多隻基金的港股倉位也大幅提升。

後市支撐因素充分

隨着這一輪港股快速上漲,市場情緒向好的同時,也不乏擔憂的觀點,這次大漲能否演繹成持續性行情?對於這一輪上漲背後的邏輯,華泰柏瑞基金認爲,政策面的加碼與風險偏好趨勢性回暖大幅提振了港股流動性,資金面改善則是推動本輪港股強勢表現的重要動力。一是3月以來港股通資金明顯加速湧入港股市場。二是從外資動向來看,美聯儲降息預期不斷推後,美債收益率的上行使非美貨幣面臨貶值風險,爲尋求資產的穩定與再平衡,國際資金或已將目光轉向潛力十足的港股市場。三是政策的積極推出有望吸引更多的內地資金和機構投資者,資金的邊際變化疊加空頭回補很大程度撬動了前期成交較爲低迷的港股市場。四是從企業端來看,隨着企業業績確定性的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回暖,部分互聯網龍頭企業大規模回購與分紅行爲的催化或使港股的上漲趨勢得以鞏固。

一些基金經理認爲,港股這一輪上漲的支撐因素更爲充分,上漲持續的週期有望更長。崔宸龍表示,港股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已經足夠長和足夠深,目前絕對位置和估值均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來看,港股的吸引力十足。另外,前期海外資金一直增配日本等市場,但受匯率等因素影響,外資的實際回報率並不盡如人意,港元匯率長期保持穩定,部分海外資金選擇流入香港市場。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王超表示,對二季度港股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爲,此次行情或是築底後的修復式反彈,長期較爲看好港股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