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

近日美國大豆期貨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市場關注,受巴西南部洪水影響,五一期間美豆期貨價格衝破1200美分/蒲式耳的關鍵點位,假日期間不僅實現3連陽,5月6日也出現2.56%的漲幅。受美豆價格上漲影響,國內沿海豆粕現貨價格也出現100元/噸左右上漲。

據悉,自2月1日至5月8日豆粕期貨價格漲幅達15.57%,5月7日豆粕期貨價格最高衝至3595元/噸。對此,銀河期貨分析師陳界正表示,從當前的趨勢來看,豆粕期現貨價格有企穩的趨勢,一方面因爲今年巴西國內供需矛盾比較明顯;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去年美豆舊作產量低於預期,加之阿根廷的農戶銷售意願不強。因此,豆粕期貨進一步深跌空間有限,偏向於逐步企穩。

巴西洪災或致大豆減產

“今年2月以來,隨着各機構對今年巴西產量預估不斷下調,產地升貼水報價開始止跌回升,我國大豆進口成本的逐步企穩暗示着豆粕期貨價格底部的基本形成。儘管外盤美豆在1200美分/蒲以下持續較長時間,但經過多次考驗、成本線支撐作用明顯,同樣爲國內豆粕期貨價格帶來指引。”創元研究院院長廉超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近期美國大豆以及豆粕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主要來自南美,廉超表示,一方面巴西南部洪水引發南里奧格蘭德州收穫受阻,巴西產量預估或面臨再次下調;另一方面,阿根廷產區同樣遭遇降水偏多影響、導致收割延誤10%左右,疊加阿根廷油籽工人罷工運動,亦對市場帶來短期利多擾動。

據瞭解,近期巴西南部南里奧格蘭德州遭受洪災,預計這場暴雨可能令該州今年的大豆產出下降至1900—2000萬噸(此前巴西國家供應公司Conab估計南里奧格蘭德州本季度大豆產量將爲2188.78萬噸),產量損失大約在10%—15%,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產出損失可能達280萬噸。

“從當前對未來一周天氣預報來看,巴西南部降水仍舊偏多,局部地區周度累計降水量仍將達到200mm以上,對大豆收穫影響還將延續。綜合來看,巴西南端洪水對產量影響或在200萬噸左右,本年度巴西產量預估面臨再次下調,將縮減三季度巴西對我國大豆出口數量。但當前南里奧格蘭德州也已收割超七成,大豆幾乎全部成熟,具體影響程度還需關注未來一週實際降水情況,若天氣有所好轉,實際影響程度將低於當前預估。”廉超稱。

此外,據美國農業部本週二凌晨公佈的每週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5月5日當週,美國大豆播種率爲25%,此前一週爲18%,去年同期爲30%,五年均值爲21%。目前新季美豆春播正在逐步展開,儘管局部地區預報本週降水偏多,將對播種有所延誤,但從當前天氣預報形勢來看,影響並不算大。

美國農業部3月種植意向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爲8651萬英畝,低於2月展望論壇預測中的8750萬英畝這一數字,但高於2023年最終大豆種植面積(8360萬英畝)。美豆新季種植面積預期並不算大,或將增加天氣炒作期間市場波動幅度。

飼料需求好於預期

雖然豆粕現貨價格跟隨期貨價格同步上漲,不過,廉超表示,在國內偏弱的基本面壓制下,基差未有明顯起色,負基差仍在持續。據海關數據顯示,3月我國大豆進口554.1萬噸,去年同期爲654萬噸,同比下降15.3%;1—3月大豆進口1857.7萬噸,去年同期2083.3萬噸,同比下降10.8%。

陳界正也表示,整體來看,雖然今年一季度大豆進口量低於去年,但是未來幾個月中大豆進口量正在快速增加,預計5、6、7月國內大豆進口量整體豆維持在1000萬噸以上。期貨價格的上漲主要還是受上游影響,下游生豬和水產需求表現整體來看還是相對偏弱。

五一假期後,油廠開工率正在逐漸恢復,目前已基本恢復至節前水平。截至昨日,據鋼聯統計,全國主要油廠單日開機率已上升至53.81%,節前一週均值爲55%,節中周均開工率僅爲49%。伴隨着大豆到港繼續增加,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油廠開工率將繼續提升。

據瞭解,2023年養殖行業普遍虧損,且2023年4季度生豬疫病導致以華北地區爲主生豬存欄下降,市場此前預計,2024年生豬養殖行業會加快去產能,2024年飼料需求也會隨之下降。此外,一些機構公佈數據母豬及生豬存欄連續多月下降,飼料產量在2024年1月和2月出現同比、環比較大幅度下降,也在驗證市場關於生豬去產能和飼料需求下降。

“客觀上,2024年1—2月飼料產量和需求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特別是1—2月份華北地區飼料需求下降顯著,但市場從2023年末市場一直就開始生豬養殖去產能,粕類價格已經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且到了2024年2月下旬,較大飼料成本,加上暴漲的仔豬價格,引發生豬養殖主體跟願意壓欄甚至部分養殖主體開展了生豬二育養殖。”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研究總監林國發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林國發表示,由於壓欄、二育生豬行爲使得大豬更長時間養殖,需要更多飼料,該因素下飼料需求有所好轉,加上3月後水產陸續投苗,禽類產能持續釋放。3月後飼料需求雖然同比仍下降,但下降幅度大幅減少,且環比出現大幅增加,飼料環比需求增加趨勢在4月份得到持續,甚至出現4月份飼料需求同比可能不再下降趨勢,這也支撐了近期豆粕價格上漲。

機構長線看多豆粕期貨

“除了豆粕需求出現好轉外,今年小麥價格較玉米高,且豆粕價格偏低,小麥在飼料中替代玉米缺乏價格優勢。2023年春季後小麥替代玉米情況逐步增加,5—7月達到高峯,小麥替代玉米除了擠出玉米需求,小麥粗蛋白在12.5%以上,遠高於玉米8%粗蛋白,飼料粗蛋白不變情況下,100萬噸小麥替代玉米同時擠出11萬噸豆粕需求。”林國發稱。

不過,林國發表示,2024年國內玉米價格走低,且玉豆粕價格處於低位,小麥(國產)在飼料替代玉米無價格優勢,國產小麥替代玉米情況基本消失,該因素下釋放較大數量豆粕需求,小麥替代減少,且前期生豬壓欄,大豬比例增加,加上4—8月水產飼料需求季節性旺季,豆粕需求自然好於預期。

陳界正也表示,接下來影響豆粕期貨走勢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個是美豆的產地天氣情況,今年巴西減產市場容錯率低,一旦出現天氣炒作風險可能會比較大;另一個是阿根廷的銷售,其實今年阿根廷增產相當明顯,但是本身因爲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農戶銷售進度較差。此外,當前盤面上漲已經包含了部分中國採購美豆舊作的預期,未來中國採購決策也會對此有影響。

“今年豆粕走勢更多交易預期,因爲美國和巴西大豆整體都處在成本線附近,因此本身不太具備深跌基礎,加之未來天氣市對於多頭而言也是比較大的底牌,從大方向來看,單邊還是偏向於逢低多爲主。跨品種交易上來看,今年國內菜籽壓力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國內壓榨利潤狀況良好,加之今年水產需求非常弱。所以,大方向來看,仍然以偏看擴大爲主。” 陳界正稱。

廉超也表示,二季度巴西大豆大量到港已成明牌,疊加下游需求不佳,預計將繼續給國內豆系市場一定壓力,豆粕現貨基差將繼續保持弱勢。單邊來看,短期內在巴西洪水利多影響未消散前,疊加美豆上破1200美分的強勢助推下,國內豆粕期貨價格或將繼續以跟隨外盤上行爲主。推薦豆粕9-1正套。

此外,由於國內豆粕定價以美豆價格爲錨地,國內豆粕更多隻是從需求端(大豆進口)影響美豆價格。林國發表示,隨着市場開始關注美豆,國際上4月末歐洲地區倒春寒嚴重,降低歐洲菜籽產量預期,5月初巴西南部、阿根廷、烏拉圭大豆產區出現洪澇,除了影響大豆收穫,洪澇也會減了其大豆產量。

“上述因素連續利多,加上目前時間上進入美豆時間,天氣因素,近期美豆播種進度放緩。多因素利多疊加飼料需求回升,豆粕價格持續反彈。從大週期角度,中國及全球養殖業去產能,豆粕上漲更多是階段性,除非未來3個月美豆生長出現實際不利天氣或者強天氣炒作,否則豆粕難持續上漲,3800元/噸爲關鍵壓力位置。”林國發稱。(華夏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