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濟南日報

趙猛的短視頻進階課程十分受歡迎。

互動式教學模式很受學生喜歡。

喜愛知識輸出的趙猛格外珍惜夜校老師的身份。

下課後,趙猛依然被學生們圍着解答學習上的難題。

在課堂上,學生們可以隨時用手機拍攝,趙猛也鼓勵大家與他互動。

課堂雖小,卻充滿了靜雅的氛圍。

劉怡希望學生在課堂上不但學到一門技藝,也能發現生活的樂趣。

劉怡的工作室就像一座鉤針作品的展覽館。

劉怡在課堂上悉心教授鉤針技藝。

年輕人的高度認同感讓劉怡十分欣慰。

夜校,一個頗有年代感的詞語,在20世紀的中國風靡一時,曾是不少想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人,利用晚間非上班時間充實自我的場所。如今,“夜校”在濟南再度翻紅,重回市民視野,“白天上班,晚上學藝”,正成爲泉城很多年輕人的新選擇。

自2023年年底,濟南“YEAH歸人”市民夜校首期課程上演1.9萬人在線爭搶270個名額的“盛況”後,今年春季班課程依然搶手,超過14萬人同時爭搶2100餘個學員名額,最受歡迎的課程幾乎30秒內被“搶光”。

放下手機抬起頭,重新發現身邊生活的美好,這是不少參與夜校學習的年輕人共同的心聲。幫助他人尋找生活的美好,還能將優秀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是夜校鉤針課程授課講師劉怡的心願。

今年64歲的劉怡,退休前是濟南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劉怡十幾歲時就對編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棒針到鉤針,從複製別人的花樣到創新自己的技藝,劉怡在生活中一直沒有離開過“針線”。退休前,她在社區擔任過鉤針課程的公益老師,還參與過精準扶貧。退休後,劉怡更是將自己的時間更多地放在了鉤針與女紅方面,專心致志地運營“出彩工坊”與“臻藝女紅工作室”,爲女紅及民間藝人搭建以技會友的交流平臺。得知自己的“孃家”在招募夜校講師,劉怡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參加了報名,沒想到課程很受歡迎,而且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這讓我很欣慰,特別是年輕人高漲的參與熱情讓我感覺傳統技藝一定會後繼有人。”

劉怡將鉤針的前兩節課比喻成小孩子剛學握筆時會感覺有點枯燥無聊,但入門後就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有的學生右手拿針、左手拿線做得都很好,但一旦左右手配合就不行了。還有的學生上課會感覺腳脖子疼,我一看她鉤針時整條腿都在使勁。從那以後,我就改變了授課方式,一方面在課堂上解疑答惑,一方面錄製視頻讓學生在課下學習,目前來看效果很好。”

鉤針不僅僅是一種技藝,在劉怡眼中還是一種生活解壓的手段,甚至可以上升到心理學層面,是藝術療愈的一種手法,“我希望我的學生在工作之餘能學到一門手藝,發現生活中的樂趣,還可以製作出有溫度、有情感的作品,那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達到了。”

相較於劉怡,短視頻進階課程的講師趙猛則希望學生可以更好地用手機鏡頭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趙猛曾就職於一家傳統電視媒體,10年前轉行“單幹”。在夜校春季班課程招募老師時,有着多年短視頻製作授課經驗的趙猛成爲講師中的一員。

短視頻進階課程很搶手,“這主要是因爲市場需求非常大。我的學生中既有自媒體從業者,也有社區工作人員。不同的行業都需要短視頻製作人員,這就催生了龐大的學員羣體。”

針對不同學生羣體的需求,趙猛的授課基本上以講授拍攝技巧爲主、理論學習爲輔,在課堂上常用啓發式教學模式,與學生的互動十分頻繁。“相機參數如何設置、視頻不知怎麼轉場、拍得很多但感覺什麼也沒拍、鏡頭如何與曲子匹配”……針對這些問題,趙猛都會利用板書與視頻進行講解,有時還會擔當模特讓學生現場拍攝,然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我喜歡從事知識類輸出的工作,能在夜校擔任老師,讓大家學習到想學的知識,我就很開心。現在是一個短視頻大爆發的時代,產品良莠不齊,我也希望通過教學可以引導年輕人對於短視頻的審美,多生產正能量的作品。”

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是全國首個由公共圖書館開辦的綜合類夜校,目前已提供近百課時的文化學習。向社會整合提供學習資源,豐富市民的夜間文化生活是市民夜校舉辦的宗旨之一。市民對優秀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加上更多優秀師資的加入,濟南市民夜校將會成爲泉城文化生活中的新亮點。(文/圖本報記者崔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