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投資者David Roche表示,日本並不尋求日元走強,而是希望日元相對穩定。

最近一段時間,日元走勢猶如過山車,上週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突破160,這是30多年來的最大跌幅。此後,在外界猜測日本當局將採取兩次干預措施的情況下,該匯率有所回升。

Independent Strategy總裁兼全球策略師Roche週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日本的目標不是讓日元特別強勁。我認爲他們的目標是相對穩定的日元——他們不希望讓日元再跌下去了。”

他指出,日本採取的行動是爲了“避免造成通脹,這會削弱日本央行行長的威信”。

在日本央行4月做出貨幣政策決定後,儘管日本當局已經發出了警告,但日元的弱勢仍在持續。

據報道,在日元上週暴跌後,日本當局可能動用了約600億美元來支撐日元。截至發稿,日元兌美元匯率交投在155.74左右。

日本央行週四公佈的最新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央行擔心日元大幅走弱可能會推高進口價格。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在4月26日結束的上一次會議上表示:“近期日元貶值和原油等價格上漲,已開始通過進口價格上漲影響生產者價格。”

“雖然日元貶值可能會在短期內通過成本驅動因素推動的價格上漲來壓低經濟,但從中長期來看,它可能會推高潛在通脹,”成員們表示。

此外,隨着美聯儲降息預期被推遲,美元持續走強,其他貨幣也隨之貶值。

Roche表示,日本“除非收緊貨幣政策,否則不可能有真正導致日元走強的政策”,並補充道,這將涉及將利率上調至少50個基點,並允許對日元進行“非沖銷干預”。

“換句話說,這減少了國內貨幣的供應。據我從統計數據中所看到的,他們(日本央行)並沒有這樣做,”Roche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