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暴雨,讓廣東荔枝“住”在微博熱搜上:“有一種慘叫做廣東荔枝不掛果”“今年恐難實現荔枝自由”“廣東300噸凍眠10個月荔枝解凍上市”……綜合各方信息,廣東荔枝減產,恐成定局。

先彆着急結束對話,還有話要說:

“老廣”:廣州在主產區,可以期待一下自給自足實現“荔枝自由”嗎?

大雨:“罪魁禍首”不認!有“同謀”!

荔枝:“鬧脾氣”也不全怪我!“大小年”你知道嗎?“小年”或許還能“搶救”下?

“荔枝自由”

不難?有點難?很難?

世界荔枝看廣東,好喫荔枝在廣州。

廣州是荔枝的主要銷售地,也是廣東省荔枝主要產區之一,儘管是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但荔枝種植面積佔全省七分之一。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今年對“老廣”的“荔枝自由”影響有多大?

先看自家荔枝,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預計2024年廣州荔枝產量比去年減產50%左右。

再看同省,根據央視報道,廣東今年產量同比減半。

最後看全國,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統計,今年全國荔枝總產量178萬噸,比去年減產45.94%。

再掙扎一下!三月紅、白糖罌等早熟荔枝我不愛喫,晚熟品種呢?

對於中晚熟荔枝,“老廣”最有發言權。去年,桂味、糯米餈、井崗紅糯、仙進奉、流溪紅荔等5大優良品種佔廣州荔枝面積68.1%,這也是“老廣”最愛喫的幾個品種。

壞消息是,今年受影響最大的正是中晚熟品種。儘管還未上市,但從與荔枝產量呈正相關的成花率來看,今年廣州全市荔枝成花率約爲40%,中晚熟品種更低。

據初步統計,廣州周邊荔枝主產區,如茂名、東莞、深圳、惠州、陽江及廣西等地,其晚熟荔枝品種成花總體情況與廣州市情況一致。

至於今年價格會貴多少?專家透露,目前搶“鮮”上市的荔枝價格較高,預計荔枝大量上市期價格會比當前有所下降,但仍會維持較高價格運行。

也不必過分擔憂“天價”。從廣州市農產品市場價格採集系統上可查詢的數據顯示,儘管供需影響一時的價格,但多年來也控制在一定區間。例如,天平架水果批發市場的桂味荔枝的批發價格多年在10-60元/公斤波動。

誰動了我的荔枝?

大雨是“元兇”還是“背鍋俠”?

關注荔枝的一般都聽說過“大小年”,簡單來說大年就意味着豐收,小年就意味着產量少。

科學來定義,“大小年”現象是一種果樹各年產量明顯地呈現忽高忽低波動的現象,又稱隔年結果、週期性結果或歇枝。一般而言,只有在相鄰兩年果樹產量波動幅度超30%,才能稱之爲有明顯的“大小年”特徵。

其實,不只是荔枝有“大小年”,香蕉、菠蘿等草本果樹受到影響較小,而龍眼等木本果樹也表現明顯,但大衆的關注度不如荔枝。

搞明白了“大小年”,真的是大雨影響了產量,沖走了“荔枝自由”?

這次,大雨當了“背鍋俠”,充其量來說是個“幫兇”,去年的暖冬和今年初的寒潮也逃不掉,是一系列天氣異常綜合導致的結果。

荔枝產量高低,從植物學視角來看,可以從荔枝生長的三個階段(即枝梢生長階段、低溫誘導階段和開花坐果階段)來分析。產量低,最主要是由荔枝樹開花率決定。

如何影響?通俗可以理解爲,“底子”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喝水”夠不夠。

不幸的是,今年廣州荔枝在這三項都“健康欠佳”,“小年”並不意外,我們挑重點通俗講講:

一是“底子”差,因爲營養儲備不足抑制花芽形成。別怪荔枝嬌氣,2019年之後已經連續4年是荔枝“中大年”,同樣,廣州的晚熟荔枝品種已連續4年豐產,樹體營養基本掏空,需要歇一歇。

二是沒“睡”好,暖冬天氣影響花芽分化。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出現長時間暖冬天氣,均較近十年同期偏高0.3-0.8℃左右。荔枝花芽分化良好條件是低於15℃的天氣並持續20天以上。由於連續性的冷量累積不足,枝梢頂芽休眠不充分,嚴重影響晚熟荔枝品種的花芽分化。

三是沒“喝”夠,降雨偏少影響芽點萌動和花穗生長。今年1-2月份降雨量偏少,分別較近十年同期異常偏少70.9%和79.9%,同時遇2次極端低溫,影響荔枝芽點萌動、花穗抽生,一定程度抑制花穗生長速率,導致大部分荔枝晚熟品種的花穗生長勢偏弱,花枝幹癟不充實、花穗偏短。

不是荔枝不努力,奈何“身體”不允許。

“鬧脾氣”可治嗎?

如何“治標”又“治本”?

荔枝因爲是集中上市,往往“大年”是保銷售,“小年”是保生產。

攻克荔枝“小年”,應該如何做?

一個是“治標”:給荔枝樹“補營養”,做好防蟲害,極端天氣做好防凍保暖

一個是“治本”:從種子下手改良品種結構。這方面廣州一直在努力,但如何兼顧好喫與高產還需探索。

近年來,廣州成功培育流溪紅荔、仙進奉、脆蜜等新優荔枝品種,增城仙進奉入選2023年全國農業主導品種。比如,仙進奉在保證好喫的同時,也更不易裂果,可以長期運送。未來,更穩產的好喫荔枝可以期待一下。

或者思路再打開。豬肉不夠喫的時候,有凍豬肉投放,荔枝能不能?

答案是還真能!

近年來,廣州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已建成每天可收購加工400噸的全省規模最大的荔枝加工產業鏈條。在保鮮技術上,去年從化區就已研發出荔枝保鮮40余天技術。

正如隨着科技進步,“老廣”一年四季可以喫上新鮮菜心,或許不久的將來,這也會在荔枝上實現。

原標題:大雨沖走“老廣”的“荔枝自由”,真的嗎?

編輯:夏洪玲    責編: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