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非常視點

結婚“花式負擔”要納入移風易俗改革

老鷹

近年來,高額彩禮問題越發受到社會關注,部分地區彩禮動輒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不少年輕人直言負擔不起,結不起婚。除高額彩禮外,漫天要價的“媒婆費”和名目繁多的“上車費”“下車費”“改口費”等,也在無形中讓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5月9日《法治日報》)

針對高價彩禮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通過部署移風易俗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少地方的彩禮仍然少則十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導致部分戀人之間出現分歧甚至分手,讓彩禮歸於“禮”任重而道遠。實際上,除高額彩禮外,各地還存在程度不同的與結婚有關的“花式收費”,加重了農村年輕人的結婚負擔。

譬如,要求男方在縣城買房、買車,也成爲不少農村地區的習俗。就結婚當天而言,除了要承擔辦酒席的費用,如報道中所披露的,男方還要支付“媒婆費”“上車費”“下車費”“改口費”“蓋頭費”等費用,總支出不是個小數目。

其中,在一些地方,由於“媒婆費”與彩禮掛鉤,也成爲一筆不小的支出。男方支付的彩禮越多,媒婆抽成就越高。以廣東陳女士遭遇爲例,媒婆不但要從10.8萬元彩禮中抽2.8萬元作爲媒婆費,還要求男方支付5.8萬元的介紹費,這種“喫完女方喫男方”的重複收費,無疑拉高結婚成本,增加結婚負擔。

多地婚姻登記大數據顯示,全國初婚平均年齡正不斷後移。國家統計局2022年6月發佈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鑑——2020》顯示,中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爲28.67歲,而十年前人均初婚年齡是24.89歲。如果結婚綜合負擔過重,一些年輕人就有可能選擇推遲結婚甚至不婚。

高額彩禮、“花式負擔”等因素造成的晚婚晚育,不僅對我們這個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造成不良衝擊,也對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帶來不可低估的影響。所以,不管是高額彩禮還是結婚的“花式負擔”,都應該全部納入各地移風易俗改革,以更有力改革“組合拳”,切實減輕年輕人結婚負擔。

從目前多地出臺的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來看,高額彩禮都是治理的“重頭戲”,而對其他與結婚有關的費用支出,少有地方提及。對漫天要價的“媒婆費”,須進行明確限制;對“上車費”等各種索費項目,能廢則廢,能減則減。

進而言之,各地推進婚俗改革倡導移風易俗的方案中,應該根據當地風俗習慣拿出詳細的涉費清單,對於暫時還不宜廢除的涉費項目,要規定收費上限;對“零”收費的有關人員和家庭,應該通報表揚並以多種方式予以嘉獎;對漫天要價的媒婆和有關家庭,不妨拿出相應懲戒措施,以起到震懾和教育作用。

年輕人戀愛結婚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不能讓這種好事沾染上銅臭味。無論是高額彩禮還是花式收錢,都破壞了結婚及其儀式的美好。即便彩禮費、“媒婆費”“上車費”等在一些地方屬於風俗習慣,但如果過度爲之就會阻礙社會進步,該廢止的必須廢止;即便某些習俗暫時無法廢止,也要爲其戴上“緊箍咒”。從村規民約到政策法規,都應該針對結婚負擔重的問題,進一步規範、減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