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台州日報

瀋海洲

第135屆廣交會落幕。我市736家企業在本屆廣交會上達成出口意向成交4.9億美元,較上屆增長3.5%,創歷史新高。(5月9日台州日報一版)

成績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衆所周知,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尤其台州作爲典型的外向型城市,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爲顯著,廣交會獲單“創歷史新高”,充分彰顯台州外貿經濟的韌性十足。

數據之中,暗藏趨勢,從廣交會這個“窗口”看臺州外貿,“量”的增長裏,蘊含着“勢”的變化。

一是“暖”的態勢。

“不信東風喚不回”!本屆廣交會,市場需求回暖的信號更加清晰——參會的境外採購商比上一屆增長24.5%;台州參展企業新客戶佔比超30%;台州外貿主要市場——歐美市場溫和回暖,意向成交達2.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其中美國市場意向成交大幅增長64.9%……

外貿回暖,企業先知。

通常情況下,春耕春種過後,農業機械設備迎來傳統的淡季,但是當下,全球最大噴霧器企業黃岩市下控股的車間內卻是一派火熱忙碌的場景,24小時無休三班倒加班加點。企業負責人介紹,淡季變旺季的背後,是今年廣交會帶來的充足訂單,“第一筆訂單要在一個月內發出。”

股市裏有句俚語——“一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意思是,市場回暖的信號會帶動股民情緒高漲。同樣道理,當外貿訂單在手,帶來的是信心的迴歸。此時,諸如“中國出口優勢不再”“雙循環就是放棄國際市場”等悲觀言論,瞬間灰飛煙滅。廣交會上外貿回暖的信號表明——中國開放的步伐沒有停止,世界發展需要中國,中國製造依然動能強勁。

二是“新”的增勢。

回顧歷史,台州的外貿是靠繡衣、工藝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起家的,本屆廣交會台州出口門類排名中,通用機械及機械基礎件、傢俱、衛浴設備分列前三名。傳統優勢產品生機勃發,新能源電動車等“新三樣”厚積薄發,本屆廣交會,台州參展企業帶來了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創意、新業態,展示了台州製造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與硬核實力。

互聯網的浪潮下,台州企業收穫外貿訂單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仙居的艾克電器生產的小型高速感手器成爲美國亞馬遜幹手器門類的“榜一”產品,在本屆廣交會完成線上與線下完美合體,實現品牌與產品雙雙出海。溫嶺新界泵業併購的德國知名水泵家族企業WITA以進口商身份參加了進口展。

三是“搶”的形勢。

實事求是地看本屆廣交會的成績單,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

3.5%的增長絕非是爆發性增長,細化到各個縣(市、區)、各個行業,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業績增長,有些退步了。總體而言,在外貿形勢複雜、外需不確定性增加、發達國家經濟體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外貿出口依舊任重道遠,一個搶訂單的“搶”字,道盡了競爭的白熱化。

本屆廣交會上,台州設立了“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噴霧器之都”“中國節日燈產業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水暖衛浴)”“中國衝鋒衣服裝名城——浙江三門”五大展示區。此舉既展示了台州製造整體實力,也讓更多的中小企業突破展位有限的痛點,抱團出海。

形勢比人強,唯有自強不息。憑着“闖”與“拼”的法寶,台州外貿再上新臺階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