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红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的历史记忆,凝结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以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文化意蕴。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舞蹈的文化魅力,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

加强师生红色文化教育,创编红色舞蹈。高校思政课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思政教材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且不具有“量”的优势,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这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不全面,难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以,要将红色文化更好地应用于舞蹈教育中,应重视舞蹈教师和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帮助舞蹈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等内容,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为红色舞蹈的创编和演绎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和情感基础。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师生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知识。其一,高校应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堂,系统地为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其二,高校应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积极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讲解红色文化,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其三,高校应为舞蹈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丰富教师的红色文化知识,使其能够运用于自身的舞蹈素材创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红色文化知识融入舞蹈创作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同时,学生作为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会对红色文化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舞蹈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舞蹈教学和舞蹈创编相结合,与学生进行良性沟通。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身实际需求和创作灵感,并针对红色舞蹈编排内容提出完善建议,更大限度提升学生在舞蹈编制过程中的参与感,在参与创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红色文化和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助力。

创新舞蹈教学方法,合理选择舞蹈内容。受到生长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间存在差异性。然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重在技巧的学习,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表演动作的规范性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情感引导,使大多数学生呈现的舞蹈浮于动作技巧本身,仅是一系列机械化动作的合成,缺乏表演者的情感体现。是以,高校要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育,以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创新舞蹈教学方法。

首先,现代舞蹈的展现形式多样,高校舞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开展舞蹈教学和选取舞蹈展现形式时,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肢体特征、形象体现,以及其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从而选取更为合适的红色舞蹈内容,使得该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也能使学生“由内而外”地将舞蹈动作呈现出来,给予舞蹈“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情感引导上,通过详细讲解红色舞蹈背后蕴含的红色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对舞蹈赋予情感,用舞蹈展现红色文化魅力,从而舞出精神、舞出气韵。除此之外,高校舞蹈教师应利用网络平台,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舞蹈教学和创编,以实现融入渠道的多样性。如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传红色主题舞蹈视频,并辅以该舞蹈所涉及红色文化知识的文字说明,通过“视频+文字”的形式,提高舞蹈的思想性和红色文化的传承性,实现舞蹈教育与红色文化元素的充分融合。

深入实践演绎红色主题舞蹈,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在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舞蹈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实践演绎红色主题舞蹈,可以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成果,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为此,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校外演出机会和展示舞台。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梳理详细的表演流程,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保证学生舞蹈演出有序进行。这种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也能够利用舞蹈向社会传播红色文化。在舞蹈表演后,通过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师生能够从中获取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之后更好地进行红色主题舞蹈表演提供依据。与此同时,高校应以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种舞台演出和欣赏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例如,在建党节推出“红色舞蹈”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舞蹈编排与演绎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在国庆节组织学生观看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借助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形式,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其充分感受红色主题舞蹈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情感。

综上所述,将红色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高校舞蹈教育,要将师生的红色文化素养作为着眼点,在师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其以合理的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创编,在丰富舞蹈素材的同时,利用舞蹈传播红色文化,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同时,通过创新舞蹈教学方法,拓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育的渠道,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广阔平台,也为舞蹈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理论获取、舞蹈编制、舞蹈动作习得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经验,用优美的肢体动作向社会大众传播红色文化、演绎红色故事。

(徐水亮,讲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舞蹈编导;张丽瑾,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3级研究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