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上市公司一直是投資市場最具實力的羣體。

爲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有的青睞將閒置資金投入各類理財產品,還有的喜歡在二級市場“搏殺”,這也導致最終的投資收益天差地別。過去一年,上市公司最新投資戰績如何?

整體而言,A股上市公司2023年投資淨收益下降。Wind數據顯示,共有5127家披露2023年投資淨收益情況,合計金額爲1.31萬億元;2022年同期爲1.46萬億元,同比下降10.27%。

按照收益規模排序,這5127家上市公司裏,有26家2023年投資淨收益超過100億元,以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爲主,僅車企龍頭上汽集團、養豬巨頭*ST正邦並非金融企業。

中國人壽2023年投資淨收益爲1906.27億元,金額位居A股第一。2022年,中國人壽投資淨收益規模亦爲全市場第一。淨收益規模排在二、三位的分別是工商銀行,中國平安,2023年投資淨收益金額分別爲458.76億元、368.91億元。

除了投資“賺錢”的上市公司,2023年還有1195家企業投資收益虧損,佔比超過兩成。

2023年,中國鐵建投資淨收益-42.3億元,是虧損額最大一家。此外,新華保險、*ST明誠、南方航空、華僑城A、中國中冶、光大嘉寶等等公司投資虧損金額均超過10億元。

陝西有7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投資淨收益情況。57家投資淨收益爲正,隆基綠能(34.76億元)、陝西煤業(24.7億元)、西部證券(20.24億元)、西安銀行(11.74億元)位居前四位。19家投資收益虧損,康惠製藥、航天動力、金花股份和天地源虧損額超過千萬。

一位財稅人士介紹,上市公司通過參與聯營或合營企業、股票、債券、基金、房地產等各類資產買賣和投資活動獲取投資收益,這種現象歷來常見。但不同企業因行業、決策不同,資金投向存在差異,甚至有的投資“副業”超過了經營“主業”。“錢生錢”的投資風險高於聚焦主業,所以有的受益於投資,但也有的因投資導致虧損。這其中,證券投資是上市公司開展投資理財主要方式之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2023年,A股有676家公司披露證券投資相關數據,中國中鐵、中國交建、安德利、中國鐵建、長海股份、復星醫藥等84家持有證券超過10只。另從投資金額看,申萬宏源、中油資本證券投資金額均超過千億。

而從證券投資收益情況看,2023年下半年以來,獲上市公司首次買入的股票表現兩極分化明顯,因市場行情拖累,下跌股數量偏多。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程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唐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