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質量報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我國家居建材行業亟待以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本報記者 徐建華

“家居建材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其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建材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7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直接拉動綠色建材消費超過200億元。隨着消費升級、改善型家居需求不斷釋放,家居建材以存量房再裝修爲主導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增大。”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標準化協會家居建材質量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標協家居建材質量專委會”)成立大會上,中國標協理事長於欣麗如此說。

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原副院長湯萬金介紹,截至2022年,我國家居建材企業總數約爲52萬家,其中資產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佔67.5%,億元以上的企業僅佔8.5%。從行業整體情況統計,企業存活時間較短,存活時間低於5年的企業有19.6%,存活時間在10年以上的企業只有21.5%,58.9%的企業存活時間在5年到10年之間。

一邊是不斷加大的產業規模,一邊是良莠不齊的產品質量,業內人士表示,家居建材領域存在質量問題與標準執行力弱、標準缺失等有關,急需通過標準制定、生產、檢測、認證等不同領域組織參與,不斷完善行業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引領,實現行業質量提升,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爲一個家居建材消費者,我發現建材產品種類繁多,有些含有較高技術含量,消費者憑藉自己知識和經驗很難做出正確抉擇。”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原司長崔鋼從消費者角度談及家居建材產品的選擇困難。這一體會得到許多與會者共鳴。他建議,我國家居建材行業應積極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形成新質生產力,讓消費者享受最新科技成果,不斷提高生活品質。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目前家居建材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買之前不知道怎麼選、不懂標準、沒有信任等;買之後貨不對板、尺寸不合、質量不達標以及擔心含有有害物質、甲醛釋放量不合格等。”方圓標誌認證集團(以下簡稱“方圓認證”)董事長兼總裁冀曉東表示,目前家居建材行業的發展趨勢是舒適化、健康化、智能化和個性化。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共抽查檢驗3824家生產單位、1596家銷售單位的4070批次產品,發現不合格產品450批次,其中,在家居建材類產品中,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3批次、洗碗機3批次、防火門14批次、熱軋光圓鋼筋1批次、熱軋帶肋鋼筋4批次、建築防水卷材36批次、鋁合金建築型材18批次、新型牆體材料(磚和砌塊)42批次、建築用密封膠5批次、建築用絕緣電工套管12批次、聚乙烯(PE)管材17批次。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數據》顯示,房屋及建材類2023年投訴量爲31351件,裝修建材類投訴量18266件,消費者認爲不太放心的比例爲14.8%,投訴性質主要集中在售後服務和質量問題,主要體現爲信息不對稱、過程不透明、真假難鑑定等問題。“家居建材行業的消費趨勢是安全爲先、拒絕焦慮;質量爲王、標準引領以及健康消費、品質升級等。”中國消費者協會監督部主任科員、滿意度測評項目負責人湯哲說。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制修訂智能家居互聯互通、家居產品質量分級等標準,進一步嚴格人造板等裝飾裝修材料甲醛釋放量標準,滿足人民羣衆改善生活需要。

在湯萬金看來,面對當前行業的質量發展現狀,從市場端來說,應對的策略主要是:滿足新技術、新業態、新消費需要的標準供給更加高效,智能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健全;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促進團體標準規範優質發展,更好地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在升級迭代、推陳出新上下功夫,加快構建統一的質量分級標準體系,加大新產品標準制定力度。“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是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更爲健全,標準水平進一步提升,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更加兼容等。”他說。

實際上,目前我國家居建材領域正在大力通過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提升建築和建材設備的健康性能,推動健康建築、健康建築產品發展,是建築行業、家居建材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方向和支點,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王清勤透露,我國以《健康建築評價標準》爲母標準,引導全尺度、全要素、全過程標準體系構建,打造健康建築和健康建築產品標準體系。冀曉東透露,方圓認證通過“標準·認證﹢”賦能家居建材行業轉型升級,通過“創新供給、引領需求”實現價值轉化。

目前,中國標協家居建材質量專委會正式啓動產品質量分級評價團體標準研製。“基於產業與消費市場現狀,我們專委會擬從質量的基本內涵出發,運用標準化方法論,構建‘家居建材質量分級評價標準體系’,以高標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中標協家居建材質量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周妍玥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