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評書《說唐》系列的人們,對於故事中那位智深如海、文武雙全的瓦崗軍師徐茂公,大概都會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其實這個“徐茂公”,指的就是大唐開國名將李勣,“茂公”則應是“懋功”,是他的字。他本姓徐、名世勣,降唐後被賜姓爲李,後來因避諱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就以李勣爲名。李勣雖然不像說書人所講述的那樣“多智近乎妖”,但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可能是功德最爲圓滿的一個:武能爲帥臣、有滅國之功;文則入宰執、可禮絕百僚,而且歷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以七十六歲的高齡壽終正寢,死後享受的哀榮禮遇大約只有日後的郭子儀能與其比擬。

李勣十幾歲就投奔瓦崗義軍,並很快成爲首領翟讓麾下的左膀右臂,守在運河邊做些沒本錢買賣。有糧有錢的瓦崗軍在隋末亂世中飛速崛起,後來又殲滅了名將張須陀統領的山東官軍,成了山東最大的一股民間勢力。而且李勣極有政治天賦,知道純粹的民軍很難得到地方上擁戴,於是力主引入逃亡江湖的貴族李密,試圖以其號召力來提升瓦崗軍的影響力。李密野心和謀略都不缺,很快攫取了瓦崗領導權,李勣在他指揮下奪取黎陽倉、擊敗宇文化及,聲威震動天下。

不過真正讓他的一生命運發生根本轉變的,還是他隨兵敗的李密投降李唐,併成了秦王李世民麾下大將之後的事情。這之前的李勣,雖然有過人的軍事天賦,但他畢竟不是將門世家出身,在眼光、見識和軍事基本素養上還相當欠缺。例如之前他曾被迫歸順過河北竇建德,有過刺殺對方再投唐軍的計劃,但行事非常粗疏、也沒啥保密意識,很快就被識破,全靠好運氣逃歸了李唐一方。

而自從跟着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又先後擒獲竇建德、逼降了王世充之後,他才見識到真正的戰場天才是何等的英姿。就在這一時期,離開李世民獨當一面的李勣,還曾遭遇過被劉黑闥打得全軍覆沒的慘敗,說明此時的他最多隻是將才,離帥才還有不小差距。隨後他又率部轉戰江南,平定南方羣雄,在連綿戰事中得到了足夠的鍛鍊,完全成熟了起來。在後來奇襲突厥,爲大唐消除心腹大患的決戰中,他與戰神李靖密切配合、穩紮穩打,此時的他就隱約可以作爲三軍主帥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隨着大唐軍中名將們逐漸老病,相對年輕的李勣是多次指揮唐軍北征東討:無論是北征平滅薛延陀,還是其後的遼東討伐高句麗,都立下了奇功。在太宗朝後期和高宗朝前期,李勣是當之無愧的大唐軍中第一人。不僅如此,他的政治眼光也很精準:太宗駕崩後將他貶斥遠方,他毫無怨言的束裝就道,因此得到了新皇帝的信賴,重新被委以重任;而在隨後的廢后事件中,他又堅定地站在高宗一邊,從而贏得了豐厚的回報,作爲一位開國功臣來說,真正了做到善始善終,這實在是一個奇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