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5月10日電 題:鄉村教師25年春風化雨:用愛點亮學生夢想

作者 楊靜

一方講臺,三寸粉筆,四季流轉。1999年,走出大學校門的朱小麗,懷揣着對母校的感恩之心,揹負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回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大村小學開始教書育人的職業生涯。

朱小麗與學生們一起進行手工作業。受訪者供圖

25年來,從青春年少到年逾不惑,朱小麗把人生中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校園,爲學生點燃希望的夢想。

20多年前的農村,村民外出務工,孩子留守在家是常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朱小麗,經常家訪,關注留守孩子的情況。放學後,朱小麗也常常把學生帶回家喫飯,輔導寫作業。

工作之初,雖然很辛苦,但學生上課時對知識渴求的眼神,讓朱小麗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異常沉重,她下定決心再苦再累也要給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在她的努力下,學生們進步很快,參加工作第一學期,她所帶班的語文成績在全小店鎮22個班中名列第二。

多年來,朱小麗持續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把自己的家當作“留守兒童之家”。她組織留守兒童開展經典閱讀、書法等活動,有效培養了留守兒童的自信心。週六日,她將學生帶回家,義務講解功課,拓展學生視野,讓留守兒童消除了孤獨之憂、燃起了希望之火。

2013年,朱小麗開始擔任大村小學校長。身份轉變了,但對教育的堅持不變,她以另一種方式來關愛學校的孩子們,推動農村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2022年,朱小麗被調整到了小店區小店街道警民小學任職校長。該校87%的學生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來自全國27個省市,由於各地文化習俗、學生學習情況、行爲習慣等各不相同,教學面臨很多困難。

針對此,家訪和教學改革成爲朱小麗解決難題的突破口。一年多時間裏,她走訪了200多個特殊家庭,與家長面對面,深度共情,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疏導特殊學生心理,呵護每個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同時,朱小麗在校內管理與教學方面也進行了改革。一年後,學校每個班級不及格學生已經寥寥無幾,學校總體成績突飛猛進,也換來了家長和學生的笑臉。

堅持把對的事情做好,把好的事情做對。朱小麗說:“我喜歡孩子,喜歡教育。我只是學生人生路上的‘擺渡人’,在我的教學生涯裏,沒有精彩紛呈瀟灑自在的生活,成長都充滿在與學生朝朝暮暮的風雨兼程中。”

此外,朱小麗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校長崗位研修班學習,結合實際,她提出了“和潤慧雅”的辦學理念:培育和樂文雅的學生,培養和愛博雅教師,塑造和美優雅文化,攜手和諧儒雅家長。

經過不斷努力,一年多的時間裏,該校有15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在省、市、區獲獎;學生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較大改變;家長們也積極配合,家長會更是座無虛席。

“任憑歲月更迭、青春流逝,我將堅守鄉村教育的情懷,走好育人‘新長征路’。”朱小麗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