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一則關於“浙江瑞豐達資產已經跑路、投資人所投產品已無法贖回”的消息持續在私募圈熱傳。

對此,中國證券報記者5月10日通過渠道、私募同業等方面多方求證獲悉,這家備案規模超20億元(實際規模超3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實控人已經失聯,且包括券商資管、券商自營等在內的機構投資人及個人投資人,目前均已不能贖回此前所投產品。另據渠道人士消息,多位個人投資者今天已前往公司位於浦東北蔡鎮的上海辦公室維權,上海浦東分局經偵支隊也已查封瑞豐達辦公處,後續可能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立案。

重倉多隻新三板股票

投資人超一個月未能贖回

5月9日至10日,有關“浙江瑞豐達資產已經跑路、投資人所投產品已無法贖回”的消息在渠道機構、私募圈持續熱傳。對此,上海某渠道人士向記者表示,瑞豐達資產已經爆雷,並且公司實控人已經失聯。此外,該人士還向記者表示,“有投資人贖回產品,超過一個月還沒收到贖回資金,且公司不做任何回應”,“根據業內交流信息來看,公司的備案規模爲20億元以上,實際瑞豐達資產截至今年年初時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0億元”。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從公開信息瞭解,瑞豐達資產旗下產品曾出現在至少6只新三板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而這些個股機會全部都是流動性較差的個股,並且頻頻出現“公司旗下產品扎堆重倉買入一隻新三板個股”的情形。以某零售行業新三板個股爲例,該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多達6只瑞豐達資產的產品(截至2023年年末),合計持股市值超2億元,而該個股5月10日的全天總成交金額僅爲2.19萬元。

5月10日中午,中國證券報記者向瑞豐達資產市場部負責人致電、發送手機短信,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對方未有任何回應。有渠道專業人士認爲,公司目前表現出的種種“蛛絲馬跡”顯示,很有可能是通過交易流動性較差的新三板個股,將投資人的資金進行了“套取轉移”;相對而言,管理人直接從託管流程套取資金的可能性不大。

另有第三方渠道人士認爲,對比此前百億FOF私募華軟新動力踩雷“假私募”的“行業舊案”,相關資金被“套取轉移”,也同樣可能存在複雜的資金嵌套和不同私募之間的股票對倒交易。

此前淨值或已有“貓膩”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查詢第三方平臺展示數據也發現,瑞豐達資產此次爆雷在此前的歷史淨值表現上或有跡可循。

朝陽永續數據顯示,該機構監測到的公司合計51只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爲0.36%,但個別產品今年以來的淨值則出現了大幅拉漲。

據私募排排網相關數據顯示,瑞豐達資產旗下一隻表現最好的產品2022年4月以來淨值累計暴漲795%(截至2024年4月末),且該產品的淨值曲線除2022年11月出現短暫回撤外,幾乎是“一路震盪向上”。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類似淨值曲線的私募基金產品,“大多均是通過流動性較差的新三板個股、港股,或是成交寡淡的劣質信用債,通過每個交易日的‘尾盤控價’,來實現淨值的穩步上漲”。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在“瑞豐達資產跑路”事件的動態情況方面,據渠道人士消息,多位個人投資者今天已前往公司位於浦東北蔡鎮的上海辦公室維權。

截至目前,有媒體報道稱,目前瑞豐達資產實控人的妹妹(負責公司產品管理),也處於失聯狀態,而公司其他人員則並不瞭解公司私募產品的底層投向。此外,目前上海浦東分局經偵支隊已查封瑞豐達上海辦公處,並要求現場維權的投資者去支隊窗口遞交相關材料,目前尚未立案,在進行初步審查後的60天內決定是否立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