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衆對保險保障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爲滿足廣大人民羣衆的保險保障需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充分發揮在政策性民生保險保障領域所積累的專業經驗和服務優勢,強化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深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致力爲廣泛客戶提供“簡捷、品質、溫暖”的保險服務。

積極響應政策 豐富普惠保險內涵

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羣、貧困人羣、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羣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作爲國有大型金融保險企業,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發揮行業“頭雁”引領作用,結合人身保險功能,不斷豐富普惠保險內涵,擴大普惠保險覆蓋面,形成了較爲完善的服務體系和發展模式,積累了豐富的普惠保險發展實踐經驗。中國人壽壽險公司與廣州市南沙區政府合作的銀齡安康老人險,依託專業隊伍建設和先進服務平臺搭建,拓寬民生覆蓋面,加強對弱勢羣體的服務支持,切實將“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爲人民羣衆提供持續穩定的普惠保險服務。

依託科技賦能 發揮直付的普惠性

爲提升困難羣衆的就醫體驗,在廣州市南沙區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搭建了理賠一站式結算平臺,聚焦“醫療+保險+互聯網”場景,將海量醫療數據和客戶就醫場景相融合,實現目標羣衆的“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及醫療救助、政策性保險、特定商業保險”多位一體的“一站式”同步結算功能。該服務首批覆蓋南沙區15家主要醫院,通過服務平臺,就醫羣衆在醫院結算窗口一次結算,即可完成各項醫療保險賠付,現場扣減醫療就診費用,減少羣衆跑腿,減輕參保羣衆醫療費用負擔。

89歲高齡的何女士,平時身體健康。在某個陰雨天,沒有帶雨傘的何女士急急忙忙往家裏趕,因爲路面溼滑,在剛進家門時不慎滑倒,當場倒地不起,直到家人回來,才發現躺在地上無法動彈的老人。

家人本準備送何女士到醫院檢查,但何女士因家裏經濟條件不富裕,到醫院治療費用高,報銷又麻煩,堅持在家休養。可到了晚上,大腿受傷的部位腫痛難忍,家屬馬上呼叫120將何女士送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診斷爲“右側股骨頸骨折”,需要馬上住院手術。

本次住院治療共產生醫療費用近4萬元,家屬正爲醫療費用犯難時,卻看到結算單顯示只需支付1.2萬元。原來費用結算時系統自動把“醫保+二次救助+商業老人險”三者合併計算賠付,何女士只需支付扣除後金額即可,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此外,何女士及其家屬也無需再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及提交理賠資料,讓何女士及其家屬真實地感受到保險服務的便捷與高效。

政商積極合作 理賠服務提質增溫

廣州市南沙區一站式理賠直付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聯動南沙區的重點醫院進行醫院HIS系統升級,對接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新一代智能理算系統,實現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的服務協同與聯合,創新實現政商融合,提供優質服務。同時,進一步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並在羣衆住院期間提供上門探視慰問服務,在羣衆出院時通過快速、準確的實時結算服務,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商業保險”的即時一站式結算,切實有效減輕困難羣衆、老年人羣體的醫療費用負擔。

商業保險作爲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成爲社會醫療輔助保障的核心分支。廣州市南沙區的理賠直付普惠案例是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理賠直付便捷賠”服務的一個縮影。隨着互聯網等新技術發展,“互聯網醫療+保險科技”概念深入人心,保險公司與醫院等第三方的合作打通了醫療與保險的信息孤島,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賦能普惠金融服務,爲羣衆提供快捷、溫暖的一站式理賠服務,獲得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