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 年以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發行的最大規模 IPO。

作者 | 周永亮編輯| 鄭玄

5 月 10 日,吉利旗下的極氪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爲‘ZK’。極氪發行價爲 21 美元,掛牌後股價大漲,上市首日最終收於 28.26 美元,最新市值爲 68.98 億美元(約合 498.5 億元),接近小鵬汽車的 73 億美元。不過,相比 2023 年 2 月的上一輪融資的估值折價近 50%,當時極氪的估值爲 130 億美元。

這次上市不僅僅刷新了新能源汽車史上最快上市紀錄,從品牌發佈到成功 IPO 僅用了 37 個月。此前,特斯拉用了七年,小鵬、理想、蔚來分別用了六年、五年和四年。

此次極氪上市成功後,李書福旗下的上市公司將達到 9 家,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星、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

極氪作爲一家新興電動車品牌,儘管成立時間並不長,但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成長速度。這種成長不僅僅體現在銷量上,更重要的是在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上的轉變。從最開始脫胎於製造型企業,到注重產品研發和用戶體驗的科技型公司,極氪完成了一次的蛻變。

而對吉利和李書福而言,極氪的上市以及未來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證明了吉利在電動車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也爲吉利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和可能性。

01

車圈‘創二代’

談起極氪,首先要從吉利在新能源戰略上的超前與錯失開始。

早在 2015 年,吉利就發佈了‘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宣佈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佔據整體銷量的 90% 以上,展現了對新能源的積極態度。在這個計劃中,吉利不僅表示部分專注於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還表示將進行氫燃料汽車技術研究。

隨後,2015 年吉利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車帝豪 EV,這一舉動爲吉利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2016 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 4.9 萬輛,是僅次於比亞迪(10 萬輛)的中國車企。當年的特斯拉也只有 7.6 萬輛銷量。

然而,儘管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開頭,吉利卻未能延續這個勢頭。相反,他們迴歸傳統燃油車市場,錯失了搶佔新能源市場的最佳時機。直到 2018 年 6 月,吉利才推出了純電 SUV 帝豪 GS,但此時已經錯過了市場的黃金期。

2019 年,吉利嘗試再次進軍新能源市場,推出了幾何汽車,並宣稱要成爲‘東半球最好的純電動車’,直接挑戰特斯拉。然而,幾何汽車的上市反響平平,品牌形象和銷量都未能達到預期,反而成爲了一些 B 端網約車的選擇。

截至 2020 年底,也就是行動計劃截止的時候,吉利汽車共銷售 132 萬輛新車,其中新能源汽車僅有 6.8 萬輛,僅佔整體銷量的不到 5%,與‘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相去甚遠。

吉利的懈怠不是個例,幾乎所有傳統造車勢力都有相同的問題,包括長安、長城等。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前十年一直不溫不火,幾乎沒有人能想到 2020 年後會這麼快的爆發。

隨後,吉利痛定思痛開始加大資源投入。2021 年,他們發佈了升級後的‘智能吉利 2025’戰略,計劃在 5 年內投入 1500 億元研發費用,並推出 25 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產品。根據該計劃,吉利要在 2025 年實現年銷售 365 萬輛車,其中極氪車型佔 65 萬輛,吉利品牌車型佔 300 萬輛。

這個戰略分爲兩條路線:一是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二是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並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吉利旗下的帝豪、博瑞品牌以及領克品牌,都在走混合動力汽車的路線。而極氪則是吉利執行第二條路線的產物。

極氪於 2021 年正式亮相,其管理團隊亦是前所未有的高配:吉利控股集團創始人李書福親自擔任極氪董事長,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擔任極氪 CEO。在吉利集團體系中,極氪的地位也高於極星、幾何汽車、領克等子品牌,與吉利汽車、沃爾沃平級,幾乎享受了吉利控股集團下的所有優質資源。

當然,極氪背後的投資方也極其強大。極氪的首輪投資方包括英特爾投資公司、寧德時代、鴻商集團、B 站、博裕投資,而 A 輪投資方包括 Mobileye 創始人兼 CEO Amnon Shashua、寧德時代、越秀產業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等。

儘管與上汽智己、長安的阿維塔等類似,極氪也被歸類爲‘創二代’,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並非內部孵化,而是選擇與吉利拆分,獨立運營。這也爲它後期的發展奠定了獨特的基因。

02

‘老法師’進入‘新手村’

極氪 CEO 安聰慧是吉利的元老之一,1996 年加入吉利,參與了整個公司的成長曆程。

當然,安聰慧並非第一次經歷造車熱潮。早在本世紀初,手機、家電,甚至白酒品牌都曾參與造車,但結果大多數企業都破產倒閉。

然而,安聰慧認爲,如今的新造車浪潮與以往不同。雖然競爭激烈,行業洗牌依然存在,但現在的新技術和不同的產銷模式爲行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前景。

這也意味着,‘老法師’安聰慧要重新進入‘新手村’,進行‘二次創業’,需要不斷調整公司的組織架構、產品邏輯和與用戶溝通的方式。他認爲,極氪已經不再是一家傳統的製造型企業,而是一家多元、共創、平等的科技公司。團隊中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才,17 位高管中只有五分之一來自吉利,其他來自互聯網、芯片、快消等不同領域。

爲此,已經超過 50 歲的安聰慧換下了西裝革履,穿上了休閒裝,不讓大家叫安總,要叫‘聰聰’。聰聰還入駐了極氪 App,直接與用戶溝通,認真追求用戶共創。

除此之外,極氪在產品策略上採取了與其他新品牌不同的差異化路線。通常,新品牌首選的打法是從 SUV 開始,因爲這是一個受衆羣體最廣泛的細分市場,有利於新品牌樹立認知度。但極氪選擇了從獵裝轎跑、豪華 MPV、緊湊型 SUV 等小衆路線切入,通過打造爆品來拉動銷量,最終通過極氪 007 進入 B 級轎車這個主流大衆市場。

從外部看,極氪的發展是‘快進模式’:3 月下旬公司正式成立,4 月中旬正式發佈極氪品牌以及首款車型 ZEEKR 001,當年累計交付了 6007 臺,次年飆升至 71941 臺,增長超過 10 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 4 月,極氪 001 的月訂單突破了 1 萬輛。這個成績對於一款定價在 30 萬以上的車型來說非常驚人,一般來說,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要經過數年的努力才能達到這一水平,而極氪僅用了一年的時間。

2024年北京車展極氪站臺|圖片來源:極氪

當然,在極氪成長的過程中,摔倒、跌跤是難免的。首先,極氪 001 上市時,由於遲遲不交付、變相加價減配、私自更換供應商等問題,頻頻遭遇車主聯合聲討,部分極氪 001 盲訂的擁躉者也開始大批量轉單。

同時,極氪 001 交付後,車機體驗受到了嚴重批評。一些用戶抱怨稱,‘車機老是莫名其妙地報故障,極氪的產品就是這樣嗎?’爲了挽回口碑,極氪不惜斥資 3 億,爲用戶免費更換 8155 芯片。

在面對這兩次事件時,極氪的 CEO 安聰慧選擇親自向用戶道歉,發表了落款爲‘安聰慧’而非‘極氪’的公開信。他表示,將持續傾聽用戶的聲音,歡迎大家隨時與公司交流,公司將以坦誠、透明的態度及時回應用戶的關切。這是安聰慧首次以 CEO 的身份公開道歉,展現了他對用戶和品牌聲譽的重視。

不過,隨着價格戰的加劇以及競爭車型的增多,極氪銷量增速放緩,尤其是在 2023 年下半年,明顯遇到了銷量瓶頸。2023 年 7 月到 12 月,極氪單月銷量分別爲 12039 輛、12303 輛、12053 輛、13077 輛、13476 輛。其中,2023 年上市的緊湊型純電 SUV 極氪 X 表現並不穩定,月銷量在 1000 到 4000 輛之間波動,表現並未達到極氪方面的預期。

直到極氪 007 和全新極氪 001 的上市,極氪重回高速增長。今年 1-4 月,極氪汽車累計銷量 49148 輛,同比增長 111%,奪得 2024 年 20 萬以上中國純電品牌銷量冠軍。

03

新造車‘馬拉松’纔剛開始

極氪計劃上市的道路並不平坦。最初,極氪選擇了香港作爲上市地點。2022 年初,吉利汽車發佈公告稱計劃分拆極氪並讓其獨立上市。但僅一個月後,極氪改變了計劃,決定轉戰美國上市,原因是希望能獲得更高的估值。

於是,2023 年 11 月,極氪第一次提交了在美國上市的申請。然而,由於高通脹和高利率等因素,極氪不得不暫停在美國上市的進程。

此時,極氪上市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時間窗口。自 2021 年滴滴退市後,美國對中國企業赴美 IPO 的態度一直不友好,直到 2023 年中美關係緩和纔有所改善。今年第一季度,有 6 家中國公司成功赴美上市,包括通過 SPAC 方式上市的吉利旗下的路特斯。

另一方面,極氪目前處於產品攻勢的階段。2024 年 4 月極氪汽車共交付 16089 輛新車,同比大漲 99%,環比 3 月份增長 24%,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全新的極氪 001 自上市以來,累計訂單已接近四萬,市場表現強勁。

不過,對極氪來說,上市只是一個起點。安聰慧在極氪剛成立時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五年計劃:到 2025 年,全年銷量達到 65 萬臺,進入全球豪華電動車品牌前三。這意味着每年的增長率都要翻倍,挑戰巨大。2024 年,極氪的交付目標是 23 萬輛,比 2022 年的 11.8 萬輛翻了一番。

同時,安聰慧還警告道,2024 年整個汽車行業將面臨鉅變,淘汰賽已經開始,而今年對汽車企業來說沒有容錯餘地,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全盤失敗。

儘管極氪在動力和操控方面一直表現出色,但在智能化方面尚有不足。特別是在智能駕駛和智能車內系統方面,極氪的發展相對滯後。例如,智能駕駛方面,雖然推出了 NZP 高速領航駕駛功能,但功能覆蓋範圍有限且更新緩慢,與競爭對手相比稍顯不足。

與此相比,小鵬汽車的 XNGP 系統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高速、城市、停車場等場景,實現全程輔助駕駛;而華爲旗下的問界品牌也計劃在年底前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不依賴高精地圖智能駕駛落地。

另外,極氪的智艙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儘管 ZEEKR OS 已經經歷多次迭代,但仍然存在一些細節不足,如操作邏輯不夠流暢等。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品牌早已搭載了類似的功能,並且在用戶體驗方面更爲出色。

2024年北京車展,極氪發佈了被稱爲‘寶寶巴士’的極客MIX|圖片來源:極氪

隨着電動車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智能化成爲各車企激烈角逐的重點。極氪需要加快補足自己的短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極氪所處的電動車市場,增速開始進一步放緩。2023 年純電車型銷售達到 611.3 萬輛,同比增長仍達 21.9%,然而,與此前的增速相比,明顯有所下降。2022 年和 2021 年的增速分別爲 83.3% 和 182.9%。

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引起了廣泛關注的一幕是理想創始人李想現身蔚來展臺,與蔚來李斌一起坐在蔚來 ET7 內,探討了高端純電有多難賣的話題。李想稱,高端純電太難賣了,沒有補能網絡的話很難推。李斌對此表示認同,現在你知道蔚來賣了這麼多,有多不容易了吧。

安聰慧說過,他喜愛長跑,因爲這是一項沒有終點的運動。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極氪需要在智能化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也需要注意市場的整體變化,及時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極氪需要像馬拉松選手一樣,永遠保持奔跑的狀態,不能因爲短暫的領先而滿足。

*頭圖來源:極氪

本文爲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如何看待吉利集團

在電動車領域的站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