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曾自强 陈草生 刘祖刚

初夏,在遂川县边陲小乡镇营盘圩,炊烟阡陌绵长,同河流一起绕着农田;云雾随着阵阵清风聚散,朦胧间夹杂着邻里间“吃了吗”或是“去哪了”的温馨问候,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营盘圩地处两省三县四乡交界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邻居”到“亲家”的转变,2020年,携手本县戴家埔乡,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炎陵县下村乡共同组建“红色联盟”,携手推进“党建联建”、“发展共促”、“文旅共享”、“平安共创”等合作项目,打造“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该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阳光驿站、农家书屋、护鸟站等精神文化阵地,持续探索将优秀边界文化、乡村文化、乡贤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善治”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乡村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关于乡村文明的治理,是关于乡村社会的价值观治理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的文化治理。

营盘圩与炎陵县下村乡毗临相依、血脉相连,生产生活方式相近,务工往来和通婚通商频繁。

2022年8月,该乡在矛盾纠纷化解大排查中,发现梅竹村罗某与下村乡长远村村民黎某因财产分割存在纠纷,迅疾启动“红色联盟”协作机制,单独劝解、双方协谈,多次往返,历时一年多,终于在次年7月成功化解。

“亲眼见证矛盾被化解,长出了一口气,辛苦没有白费。”梅竹村党支部书记古新明感慨道。

乡村是中国社会之基础,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之灵魂。乡村文化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内生权威弱化和治理功能式微的困境,呼唤治理的嵌入,它的时代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承,更在于赋能。如何让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更融合?

营盘圩乡持续挖掘培养村(社区)中乐于奉献,表现突出的达人能人,动员加入服务队伍,参与文化活动,推动社会善治。

走进桐古村,随处可见村规民约、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它们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提升村庄魅力,形成崇德向善、睦邻友好的氛围。打造的家风家训长廊、和谐邻里文化墙等景观,巧妙将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一道风景线。

“近几年,我们村无涉讼的事,遇到问题,大家都愿坐下来谈。”村民伍舜华对此深有感触。

闻墨听琴乐,赏月饮茶香。每到夜晚,在村茶文化广场,这里就成了“干群夜话”阵地。围炉慢烹清茶,坐赏闲庭皎月,一缕清风,一品香盏,月高夜低,干群围坐,实现民意沟通“零距离”,久而久之,被称作“民情广场”。

在传统农业社会,乡贤、乡绅、族长曾是维系乡村稳定的三维,而今,“新乡贤”正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做精做实“新乡贤+”基层治理文章,擦亮“贤助乡亲”品牌,引领新乡贤在基层治理方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乡贤广泛参与、社会协同共治,不仅村容村貌更好了,邻里之间也比以前更加和谐。”村民罗德平说道。

截止目前,该乡共吸引到50多名乡贤人士参与乡村治理,收集乡村振兴规划、就业创业、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28条,用“乡情乡音”,化解群众烦心事;以乡情亲情为纽带,借势借力兴产业,围绕高山蔬菜、茶叶、黄桃、竹笋、竹荪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新乡贤穿针引线,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建成黄桃基地7个、茶叶基地5个、蔬菜基地1个、出菇大棚1个及冻库、生产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

审签:郑少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