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邱哲 陳通才

初夏時節,行走在江西省萬安縣鄉村大地,田疇沃野綠意盎然,產業基地生機勃勃,村莊民居美麗整潔,幸福的笑容印在村民臉上,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鋪展。

近年來,萬安縣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打好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堅戰爲抓手,全面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深化鄉村治理新路徑,有效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找準路徑,描繪產業藍圖

萬安全境有120餘萬畝富硒土壤資源,獲評“全國富硒示範縣”。這是萬安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如何因勢利導,挖掘特色資源潛力?萬安找準富硒產業新賽道,引領鄉村振興發展蹄疾步穩。

近日,在羅塘鄉曉瑞村千畝高產油茶種植基地上,村民忙着打條帶、挖穴、埋肥、定植,萬安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周路生在現場開展技術指導,一片忙碌景象。“目前已栽種200多畝,預計五月中旬可全面完成種植,基地建成後,將進一步壯大羅塘鄉特色產業帶的規模。”萬安縣羅塘鄉曉瑞村黨支部書記羅茜元介紹說。近年來,羅塘鄉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發展油茶、蜜柚、西柚等富硒特色產業,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萬安縣全面推進富硒產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和品牌創建,大力實施以富硒大米、富硒水果、高產油茶和富硒茶葉爲重點的農業產業“1+1+2”工程。成立富硒功能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出臺扶持政策,加大資金、項目、技術、人才扶持力度,全力推進提質擴面工程,共建成富硒產業示範基地43個,富硒農業總面積達14.55萬畝。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拓寬農業功能,扶持富硒龍頭企業發展主食加工和精深加工。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富硒農產品生產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3家、加工企業7家、休閒觀光農業5家、康養農業2家。注重科技賦能,積極參與制定省市級富硒標準,與國家硒委、江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開展農業技術產研對接活動,共建萬安富硒產業研究院,打造了縣級富硒檢測平臺。

同時,積極構建品牌營銷體系,實施萬安硒稻、萬安硒橙品牌策劃與設計,對13家涉硒農業企業進行了萬安富硒農產品公用品牌授權。積極融入“井岡山”農產品公用品牌,已有8家企業17個產品獲吉安市“井岡山”公用品牌使用授權。在城鄉主幹道、高鐵站、新媒體平臺開展品牌宣傳,舉辦萬安縣富硒品牌發佈會,全力塑造“富硒農產品 萬安原產地”品牌形象。組團參加中國富硒農業發展大會和全國富硒農產品博覽會,9家企業18個產品獲評“中國富硒好產品”稱號。

扮靚“顏值”,共建和美鄉村

青山綠水繞村莊,處處皆景美如畫。初夏時節,走進萬安縣梘頭鎮蘭田村,只見阡陌交通,山環水繞,古樹參天,臍橙產業基地長勢正旺,養老互助之家傳來歡聲笑語,前來開展紅色研學的遊客絡繹不絕,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美景映入眼簾。近年來,蘭田村不斷探索和美鄉村建設,挖掘紅色資源,推進村莊整治和產業發展,先後獲評爲省級紅色名村、省3A級鄉村旅遊點。蘭田村是萬安縣久久爲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提升羣衆幸福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萬安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城鄉環境整治年”爲抓手,聚焦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先後獲評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縣、全省美麗宜居先行縣等稱號。

該縣按照全域化、系統化、精細化、長效化“四化”工作思路,全面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村莊整治點建設376個。深入推進示範創建,完成6個全域美麗鄉鎮、39個全域美麗村莊、8065個美麗庭院創建,打造了最美贛江沿線、高嶺宿集沿線、高鐵沿線、高鐵連接線等美麗宜居示範帶。持續加強長效管護,各村聘請長效管護巡查員,上線5G智慧監管平臺,發動羣衆參與村莊管護,累計處理上報事件1萬餘件,並率先在全省實現集鎮污水治理全覆蓋。

同時,充分盤活閒置土地等資源,深入推進53個圩鎮品質提升項目建設,合理佈局建設幼兒園、學校、醫院、口袋公園、停車場、文化活動中心等功能設施。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年”活動,對全縣24條重要通道和16個鄉鎮圩鎮進行整治。每年安排685萬元專項經費保障村莊長效管護,按照每個行政村5萬元的標準,支持各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高效執法監督,常態化開展圩鎮“八亂”整治、門前“三包”、違規搭建管控和“兩違”整治等工作,拆除危舊土坯房、整治亂搭亂建,促進城鄉面貌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

涵養新風,提升治理效能

“參加了這次活動我感觸很深,不要盲目攀比,不大操大辦,爭做移風易俗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踐行者。”近日,在萬安縣彈前鄉上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鍾恢明說道。當日,一場以“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爲主題的宣傳活動在村裏舉行,現場對評選出的“最美家庭”“最美媳婦”“最好公婆”等先進典型進行表彰,開展了倡導移風易俗宣講會,還對村中老人進行了愛心義診、義剪和助餐活動。

文化凝心聚力,潤物無聲。在萬安,一股文明新風吹拂在萬安鄉村大地。

近年來,萬安縣重點圍繞移風易俗“五大”重點整治內容,以及“一老一小”缺乏關愛、鄰里不和、無理阻工等農村突出問題,制定完善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制度章程,並切實發揮其作用。紮實推進陣地建設,全面創建鄉、村級鄉風文明示範點,並每月開展各種宣傳宣講和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帶動作用,設立“紅黑榜”,常態開展“文明家庭”等系列評選活動,形成“人人蔘與、戶戶爭先”的濃厚氛圍。

同時,該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推行“143+N”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對各類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調處、多元化解。推進鄉村治理示範點村村全覆蓋,大力推進基層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並培育“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等一線專業調解隊伍。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紅色治理機制,一支支“紅馬甲”活躍在山鄉,爲羣衆開展矛盾調解、便民服務等,湧現了澗田鄉曉東村等一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