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溫州都市報

本期嘉賓:朱婷婷 溫州體育運動學校專職心理教師,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師A級資格證,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溫州市優秀教師,溫州市教壇新秀,曾多次榮獲溫州市心理優質課、心理個案輔導、心理論文、心理活動課設計評比一等獎等榮譽。

生活中,學習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困惑或是心事想找個人傾訴?比如,明明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總是爲考不了高分而沮喪;或在與同伴、老師的相處中,因沒得到肯定或是被忽視而委屈流淚,情緒無處發泄;抑或是跟爸爸媽媽意見分歧,無法溝通,讓你不知所措……

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學生,在跟孩子/父母相處過程中出現問題無法溝通或是無法解決,歡迎來信跟我們聊聊,將由我市各教育領域、醫學領域的心理專家爲大家支招。樹洞來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年上初中的晶晶最近經歷了轉學,出現了強烈的抑鬱狀態,晶晶痛苦到無法出聲,甚至有自傷行爲。作爲同寢室的室友,發現了她的異常,及時跟老師說明了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身邊的老師、家長、同學該如何跟她相處?面對她的無助,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幫助她穩定情緒呢?

本週小樹洞邀請溫州體育運動學校專職心理教師朱婷婷跟大家聊聊,她通過“聽”“讀”“畫”讓無助的孩子敞開心扉,希望帶給大家啓發。

“聽”情緒、“聽”故事

聽情緒:初始,晶晶出現的情況是痛苦到無法出聲,心理老師使用“封閉式提問”,詢問“是不是覺得很傷心、生氣、沮喪、失望……”,讓孩子用點頭搖頭來回復。當身體有了反應,語言也就隨之而來:“我很難過,每天都很想哭,我也不知道怎麼了,不想說話、不想聽課、不想訓練,覺得很累。”這個階段,我們用簡單的重複、初級共情,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在全身心地聽她說。

聽故事:孩子的情緒表達後,心理老師用“4W敘述法”試探性地引導晶晶訴說她心情背後的故事。原來晶晶3歲時父母離異,媽媽帶着她遠走他鄉。她讀三年級時,晶晶被媽媽“推”回了溫州跟着爸爸生活。那時,她害怕甚至有點怨恨媽媽地過了三年。一天,舅舅傳來消息,她媽媽病危,她也終於知道了這個祕密。老師一邊聽故事,一邊輕拍着晶晶的肩膀,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她:“我聽見了,你很堅強,一個人承受讓你很累吧。”深度的共情,鼓勵孩子宣泄情緒。

“讀”原因、“讀”需求

讀原因:傾聽的同時老師快速地思考,爲什麼晶晶會在此時此刻情緒崩潰?本學期初,晶晶因素質突出被挑選到市區讀書訓練。這次轉學,很可能激發了她潛意識中對分離的恐懼,表面上她是抑鬱,其實內心裏是童年時期母親離世的創傷體驗被遷移到轉學事件中。

讀需求:晶晶對分離的恐懼可以追溯到三件事上——父母離異、離開母親和母親去世。母親去世時,晶晶沒有見上最後一面,而且表現異常冷漠,但現在她的哭泣就好像把她拉回到了那一天。於是心理老師判斷,在她的內心深處,分離是她無法面對的景象,她需要重新解讀兒時的傷痛,看清自己對媽媽的內疚和想念,積極發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緊急提升自尊、恢復正常功能。

手口並用,借“畫”表達哀思

當晶晶的情緒被撕開一個巨大的宣泄口後,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應對這份破損的情感,就像一個傷口,打開消毒後要縫合一樣。先用漸進式放鬆的方法,幫助晶晶慢慢地過渡情緒,然後再指導孩子在紙上畫一幅媽媽的畫,鼓勵孩子面對畫作,說出對媽媽的內疚和想念。

家長不要被孩子的情緒“傳染”

告訴孩子:我一直會在你的身邊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爲家長可能不知所措,除了老師的心理干預和疏導,家長的做法也很重要。青春期的孩子由於大腦發育的不均衡,從而體會着成年人無法理解的情緒巨浪,容易出現焦慮、鬱悶的狀態。

首先,家長要愛和理性相伴,不要被孩子的情緒“傳染”,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我們一直會在你的身邊。哪怕出現類似晶晶這樣失去親人的悲傷,父親如果沒有缺位,孩子也會感到有所依靠。

其次,在孩子面對親人的逝去時,家長要允許孩子悲傷和恐懼,引導孩子讓情緒自然抒發出來,這是一個人生的課題,大家都要學習和經歷。在情緒流淌的過程中,家長做好陪伴和監護,用自己的行爲向孩子示範如何正確應對生命中的失去,並堅定地回到正常生活軌道中。

第三,家長要做好孩子可能會出現各類問題的心理準備,當發生重大決策時,和孩子一起做好全面的風險評估,並討論可能發生的問題,面臨真正的困難時不懼怕、不退縮,勇敢面對,積極挑戰。如果孩子出現自傷、自殺等危險想法和行爲時,切記以穩定情緒爲首要任務,並且及時聯繫心理專業人員介入,共同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同學、室友出現這些情況,要彙報!

晶晶的事情,室友的細心值得肯定。朱老師也給住校的學生幾點建議:當你的同學一週內頻繁出現以下徵兆,可以一邊對當事人多加關注和關心,一邊將情況彙報給老師。

語言上的徵兆:

1.直接向人說:“我不想活了”……

2.間接向人說:“我所有的問題馬上就要結束了”“現在沒有人可以幫助我”“沒有我,你們會過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無意義”。

3.談論與自殺有關的事或開自殺方面的玩笑。

4.突然與親朋告別。

5.談論一些易獲得的自殘工具。

行爲上的徵兆:

1.抑鬱的表現。

2.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

3.頻繁出現意外事故。

4.出現突然的、明顯的行爲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