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錄以來,重慶共發生7次5級以上地震,最大爲1856年黔江6.25級地震;1989年,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重慶渝北區發生過5.2級、5.4級雙震;重慶正實施巨災防範工程,計劃對現有地震監測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在重慶,這些關於地震的“知識”你知道嗎?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記者採訪了重慶市地震局,爲市民科普一些關於重慶地震的“舊”故事與地震監測預警的“新”發展,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重慶容易受到川滇鄰區遠場大震波及影響

重慶位於中國南北地震帶中段東側,轄區內目前探明規模較大的基底斷裂帶有5條,其中貫穿榮昌等渝西區縣的華鎣山基底斷裂、交匯於石柱縣附近的七曜山-金佛山和方斗山基底斷裂是重慶市地震活動的主要孕震構造。

有記錄以來,重慶共發生7次5級以上地震,最大爲1856年黔江6.25級地震;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是1989年渝北區5.2級、5.4級雙震;時間上最近的是2017年武隆區5.0級地震。與此同時,重慶市還容易受到川滇鄰區遠場大震波及影響,例如汶川地震導致直接重慶經濟損失54.23億元。

重慶正在實施巨災防範工程 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將大幅提升

重慶的地震監測能力如何?

近年來,通過國家和重慶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的建設,目前重慶市在網運行地震監測臺站達到410個,共享周邊臺站277個,中心城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0級,三峽庫區達到1.2級,其他地區達到1.5級。

重慶市目前正在實施巨災防範工程,計劃對現有地震監測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建設西南地區地震儀器維修保障基地。通過推進川渝融合形成地震監測預警一張網,未來接入站點總體將達到2798個(其中四川1669個、重慶410個、川渝鄰省719個),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重慶市第一批地震預警終端渠道已開通地震預警試服務

爲全面實現重慶市秒級地震預警服務能力,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重慶一方面加緊建設國家和重慶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目前兩項工程已全面完工,建成1個省級地震預警中心,410個地震預警站點,部署80套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另一方面,立足重慶震情形勢和地震災害風險特點,充分依託四川省地震預警先行先試成果,實施川渝地區地震預警一體化,推動實現預警站網、數據處理、信息發佈來源一體化,全面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服務能力。

目前,重慶市第一批地震預警終端渠道已於今年3月開通地震預警試服務。當前川渝兩地地震部門正密切配合,着手開展地震預警站網融合測試評估,共同完善信息共享機制、預警信息發佈策略。同時,與廣電、電信、移動等媒體和企業深入合作,推動實現電視地震預警,積極拓展手機、大喇叭等地震預警發佈渠道,努力爲全市人民羣衆提供高質高效的地震預警服務。

新聞多一點>>

這些自救互救知識很重要,關鍵時刻能保命

不同的場所、不同的條件下,自救互救也應當因地制宜、靈活機動。

震前要做好預防措施和準備,在家裏傢俱物品擺放要合理,防止掉落或傾倒傷人;家庭最好準備應急包,以備不時之需。保持疏散通道的暢通,熟悉應急疏散路線、瞭解應急避難場所位置。

地震發生後,要採取正確的避險和保護措施,目前國際上倡導的防震避險姿勢和做法是“伏地、遮擋、手抓牢”。比如在學校中,地震發生時,學生應當躲在相對堅固的課桌下或者課桌旁,用書包保護頭部和頸部;地震之後按照疏散路線,有序疏散撤離建築物,防止踩踏造成傷害。在家裏,地震後要及時關閉電路、燃氣閥門,防止發生爆炸。高層建築中,地震發生後逃生不能乘坐電梯,因爲電梯可能因地震造成變形,把人困在裏面;逃到室外後,應當遠離高大建築、電線杆等建構築物,防止玻璃、碎石塊砸傷人。

如果震後被埋壓在建築廢墟下,一定要堅定信心、沉着冷靜,擴大生存空間,如果自己不能脫險,儘量保持體力、等待救援,通過敲擊等方法發出求救信號。

上游新聞記者 張皓

編輯:饒治美責編:孫瓊英,周尚鬥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