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英寸的iPadAir、刷新性能極限的iPadPro、功能更強的ApplePencilPro和全新的妙控鍵盤,時隔一年半後,蘋果交出了關於iPad的答卷,但在卷子的角落,蘋果簽上了AI的名字。

發佈會的重音,落在AI上

或許是看過太多次蘋果發佈會,按部就班的蘋果並沒有帶給我太多驚喜,但覺着主持人在說到“AI”時,有意無意的會把重音放在這裏。

以搭載M2芯片的iPadAir爲例,蘋果表示有了AI的加成,實時文本、照片主體提取等功能速度更快,在Pixelmator裏,可以更高效的一鍵修圖。

而最新最強的iPadPro,搭載全新NPU的M4芯片是宣傳的重點,可以完成每秒38萬億次的計算,在FinalCutPro中,只需輕輕一按,就可以把主體從4K視頻中分離出來。

看似不在意的三言兩語,爲我們展示了蘋果AI佈局的長久與強大。

靦腆的蘋果,開始大方談AI

在以往,實況文本、對象提取、人物居中……這些我們熟知的蘋果功能,都會被蘋果用“機器學習”來包裝宣傳,與其他廠商“萬物皆可AI”的形象相去甚遠。

但隨着近兩年AI的極速發展,蘋果也不再靦腆。比如今年剛發佈的新款MacBookAir,蘋果的宣傳文案中第一次出現了“AI”。

在蘋果發佈會之前,MarkGurman就在PowerOn實時通訊中提到,在未來,“蘋果會把每一款新產品都作爲人工智能設備來宣傳”。

但顯然,這個宣傳的開端不是今天的iPad發佈會,而是六月份的WWDC開發者大會。

蘋果的佈局裏,沒有「ChatGPT版」Siri

那蘋果會帶來搭載大模型的Siri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或者至少不像ChatGPT那樣。

2011年,Siri和iPhone4S一起來到我們面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Siri是“SpeechInterpretation&RecognitionInterface(語音解釋和識別接口)”,它的功能就是識別語音,並作出反應。

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可以在幾乎所有蘋果設備上看到Siri的身影,但它的功能似乎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所以當我們談起蘋果的AI研究時,最終都會歸結爲一個問題:如果Siri變得非常非常好用,iPhone會怎麼樣?

一開始,Siri只能通過長按Home喚醒,後來,我們可以通過“嘿Siri”喚醒,今天,我們終於刪去了“嘿”,可以直接用“Siri”喚醒語音助手了。

爲了實現這一功能,蘋果開發了一套更準確檢測喚醒詞的系統。看起來這一功能非常微小,但它讓Siri向更無感的體驗又近了一步。

這就是蘋果對Siri的定位:更準確的識別語令,更準確的配合你管理日常生活工作,而不是一個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是方法,不是目的。

在即將發佈的iOS18上,我們或許也會看到全新升級的Siri,它將利用AI技術爲我們帶來更智能的交互體驗。

蘋果的AI,在健康、圖像、Keynote中

其實熟悉蘋果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蘋果在談論機器學習或者AI時,它往往很少關注原始技術、代碼量,而是將技術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哪怕在MacBookAir的宣傳中首次主動提及AI時,蘋果也舉了在剪映專業版降低背景噪音的例子。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iOS18的AI功能爆料中,都與蘋果的app相關聯,而且可以在設備上完全離線(可以不聯網)運行:

Siri:由AI提供更智能的交互

搜索:由AI實現更多操作

短信:由AI實現對話補充,內容生成

AppleMusic:由AI通過指令生成播放列表

Keynote:由AI輔助創作文本和幻燈片

健康:由AI提供個性化健康、健身建議

Xcode:由AI幫助開發者編寫應用程序

根據外媒報道,蘋果正在開發一款內部代號爲ACDC的芯片,ACDC項目已經進行了幾年,也有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一直在與臺積電密切合作,已經開始生產此類新品,ACDC將專注於運行人工智能模型,而不是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爲了讓AI在本地運行,蘋果的研究人員正在想辦法讓模型數據存儲在設備的RAM而不是ROM中,以提高運行效率(GPU推斷速度將加快20-25倍),同時,蘋果還創建了一個名爲EELBERT的系統,讓LLM可以縮小成更小的尺寸,相當於Google模型的1/15。同時,蘋果也在努力解決“模型越小就越難用”的問題。

而這,將是蘋果的下一個里程碑。

我相信,蘋果會在下個月的WWDC上,爲蘋果設備帶來更優秀的AI體驗,正式加入人工智能競賽。

或許在不遠的未來,你甚至會自願使用Siri,以及其他蘋果的原生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