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承擔和主管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5月1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開題會正式啓動,目標是成爲立足學術前沿、符合人類共同價值、符合中國實際的中華文化主體性自主知識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5月11日下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在北京舉行開題會。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劉玉宏致辭表示,該所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文學研究專業機構,近年來在聚焦基礎研究上,一直着力推進跨學科融合研究。作爲“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項目主管單位,文學所將嚴格規範課題管理,全面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譚佳研究員介紹說,該研究項目基本構架包括天(文)、地(理)、(器)物、(文)字和資料五卷,主要有三方面創新點:

一是有別於“中華文藝思通史想通史”的起源研究,即按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殷商卜辭的線性描述,該課題將更加豐富和全面;二是選擇與中外相關研究的“差異化”定位,探索《詩經》《楚辭》《尚書》等早期中國文學經典形成之前的漫長歲月,什麼文明要素、文化因素與制度特徵催生出成熟文本,以及這些催生過程對中華文明基因的形成有何互動作用;三是基於文學起源對中華文化基因的形成有決定性影響,首次結合文學起源與文化基因開展互動研究。

隨後,項目天、地、物、字四卷子課題負責人及其代表,也分別報告各自課題研究相關情況。北京語言大學文化史研究所所長劉宗迪教授說,天卷擬開展“早期文學的重要源頭——觀象授時和天體崇拜研究”“與天文有關的文學形態歌謠、諺語、神話等編纂、整理、研究”“華夏星空的命名研究”,以及藉助天文與文學之間淵源關係研究,更具體、深入理解“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王蓓稱,地卷將通過引入文化地理視角,重點從自然地理作爲限定性條件對於人類文化的影響,以及人羣跨地理區域互動時所發生的文化激發和文化整合這兩個角度,來探討地理頃於文化的動力學作用。其中心問題是:半爲巨大山脈環繞、半爲大洋擁圍的東亞大陸板塊作爲相對獨立的整體性地理單元,對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的塑造作用,以及這種影響如何體現中國文學起源問題,同時,闡釋中華文化多元性、整合性。

物卷負責人是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舒憲。子課題成員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唐啓翠彙報說,物卷擬解決問題有三:一是百萬年人類史、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視域下,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什麼、以何種標準來選擇;二是玉石、絲帛、骨、角、牙、陶、粟、稻、雕琢、型鑄等“物化基因”,以及修辭立誠、國家社稷、禮樂文學、經緯、精神等如何承載和體現文學起源因子、文藝觀念萌芽;三是文明起源與文學起源、文化文本的“物象基因”與文學文本的“意象基因”如何互動對話,形成並推動中國文學起源與發展。

字卷負責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宋鎮豪,子課題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川彙報稱,字卷擬解決兩大問題:一是文字(或文字刻畫符號及其相關器物)對於文學起源的意義。二是華夏文字體系對於模塑中華文化基因的意義,以及華夏文字體系的特質及其在世界文字和文化體系中的意義。

5月11日下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舉行開題會,圖爲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大樓。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當天啓動開題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馮時、宋鎮豪、劉躍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客座講席教授、中國臺灣“中研院”院士王明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舒憲,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勝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方維規、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以欣、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徐新建、西南民族大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院院長羅慶春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東、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易華等權威專家學者共襄盛會,積極建言獻策,共謀推進“中國文學起源與中華文明基因形成研究”大計。(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