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著名的歇後語,它講的是曹魏末年權臣司馬昭囂張跋扈,其野心極爲明顯,以至於並不怎麼了解朝局的普通百姓都心知肚明。實際上,最早說出這句話的正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高貴鄉公曹髦。身爲名義上的一國之君,曹髦在司馬昭的控制下可謂毫無實權。因此,這位勇烈的年輕帝王選擇了率領麾下護衛、奴僕攻打司馬昭。由於實力相差懸殊,貴爲天子的曹髦竟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率兵當街殺害。

值得一提的是,賈充對司馬昭忠心耿耿,甚至不惜爲了其霸業揹負弒君的千古罵名,但他的父親賈逵卻是司馬昭之父司馬懿的宿敵。儘管如今名聲不顯,但賈逵乃是曹魏後期的主要將領,且忠勇過人、功勳卓著。相傳,司馬懿正是在夢到賈逵的不久後一命嗚呼。

東漢熹平三年(174),賈逵生於河東郡襄陵縣,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臨汾市一帶。根據《魏略》記載,賈逵儘管家族頗有名望,但他自幼喪父,家境十分貧寒。雖然童年時期生活條件艱苦,但賈逵很小便展現出了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在與同鄉孩童玩耍時,他常常把小夥伴們分爲數隊,自己擔任統帥進行指揮。見賈逵聰慧非凡,他的祖父十分驚奇,便口授了他兵法數萬言。

長大後的賈逵從河東郡的小吏幹起,一步步升任絳邑縣令。建安七年(202),袁尚派遣麾下大將郭援攻打河東,其餘各縣皆望風而靡,唯有賈逵展現軍事才能堅守住了城池。然而,隨着南匈奴單于率領援軍抵達,勢單力孤的賈逵終究沒能抵擋住。即便如此,在城破之前,絳邑的德高望重之人便紛紛出面請求郭援不要殺害賈逵,可見賈逵在擔任縣令期間深受百姓愛戴。

對於賈逵這樣的人才,郭援當然無意殺害,但被俘的賈逵不但不願投降,還直接將郭援稱作“賊”。就在郭援惱羞成怒打算將賈逵處死時,絳邑的官吏百姓紛紛登上城樓高喊道:“負要殺我賢君,寧俱死耳!”此外,早在城池失陷之前,賈逵就安排人將印綬送到郡城,並囑咐郡守派兵屯駐附近地勢險要的皮氏。城破之後,賈逵又設法拖延住了郭援向皮氏進軍的腳步,這才使得河東郡最終沒有淪陷。

此役過後,賈逵被舉爲茂才,並轉任澠池縣令。建安九年(204),幷州刺史高幹降而復叛,賈逵又堅定地支持曹操,選擇堅守城池。或許是對賈逵的忠實可靠有所耳聞,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馬超時特意將其任命爲了“西道之要”弘農郡的太守。後來,曹操與賈逵見面並交談,這才發覺其出衆的才能,於是感慨道:“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賈逵,吾何憂?”

然而,擔任太守期間,賈逵因爲懷疑屯田都尉私藏不願服兵役而逃亡的百姓,又在前去聞訊時遭到對方傲慢對待,便一怒之下抓捕了屯田都尉,並打斷了他的腿。由於這項過失,賈逵遭到免職,但曹操對其才華十分欣賞,於是不久後便又任命他爲丞相主簿。建安十九年(214),曹操欲南征東吳,下令敢有諫者死,賈逵執意進諫被捕入獄,但又被曹操赦免。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準備進攻漢中,賈逵奉命預先前往斜谷考察地形,歸來後加封諫議大夫。次年,曹操病逝,曹彰立刻率軍從長安趕回,並詢問曹操留下璽綬的所在。對於曹彰不合規矩的發問,賈逵正色回答道:“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因爲賈逵的剛正不阿,曹丕才得以順利繼位。

曹丕掌權後,賈逵先後擔任鄴令、魏郡太守,又被拜爲豫州刺史。到達豫州後,賈逵雷厲風行地罷免了一批不稱職的官員,被曹丕表彰爲天下刺史的榜樣,並受封關內侯。因爲豫州與東吳接壤,賈逵加強偵察、修繕甲兵,東吳畏懼而不敢進犯。此外,他還主持疏通了長兩百餘里的運河,世人稱之爲“賈侯渠”。

黃初三年(222),曹丕御駕親征,分三路大軍進攻東吳,賈逵領兵跟隨徵東大將軍曹休擊敗了東吳前將軍呂範,因戰功被封爲陽裏亭侯、建威將軍。太和二年(228),曹休誤中東吳將領周魴的詐降計兵敗石亭,幸虧賈逵率援軍趕到纔不至於全軍覆沒。然而,惱羞成怒的曹休不但沒有感謝賈逵的救援,還埋怨其來得太晚。對此,自認問心無愧的賈逵無法接受,於是兩人都向魏明帝曹叡上書彈劾對方。

儘管知道曹休只不過是無理取鬧,但考慮到他位高權重,又是宗室將領,曹叡最終裁定雙方都沒有過失。不久之後,賈逵在任上去世,終年五十四歲,朝廷賜諡肅侯。就在臨終前,他還對國家大事心心念念道:“受國厚恩,恨不斬孫權以下見先帝。”後來,魏明帝曹叡、高貴鄉公曹髦都曾親自到訪賈逵的祠堂並表示追悼。

嘉平三年(251),臥病在牀的司馬懿夢到賈逵在自己夢中作祟,不久後便病情惡化在洛陽去世。儘管賈逵對曹魏忠心耿耿,又被司馬懿視爲眼中釘肉中刺,但他的兒子賈充卻成爲了司馬昭的心腹,甚至爲其不惜領兵誅殺魏帝曹髦,留下千古罵名,父子二人立場如此對立,實在頗爲諷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