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

本報記者 徐金玉

《&nbsp人民政協報 》 (&nbsp2024年05月13日 &nbsp第&nbsp02&nbsp版)

“早啓動、早干預、早受益,希望大家共同關注農村兒童的早期發展,共同推動農村嬰幼兒早期養育水平的提升!”5月11日,在全國政協“堅持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專題協商會現場,即席發言的全國政協常委、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祕書長鄧蓉玲連用三個“早”字,發出了對這一議題的迫切呼籲。

“兒童早期階段,特別是0-3歲,是以相對較低投入獲得兒童發展早期干預最佳效果的重要時期,關乎人口綜合素質的提高!”鄧蓉玲說。

對農村兒童早期發展,農工黨中央已持續關注多年。“在脫貧攻堅階段,我們常去對口專項民主監督的省份調研走訪,當時幾乎走遍了當地80多個貧困縣,瞭解到基層一些嬰幼兒養育的現實情況。比如,有些嬰幼兒缺乏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養育照料,有的不到3歲就和母親分離;有些嬰幼兒是隔代培養,祖父母在知識結構、親情陪護、健康素養等方面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早期養育公共服務,他們的早期發展明顯滯後。”鄧蓉玲說。

也是從那時起,這些欠發達地區農村嬰幼兒的健康成長,一直被農工黨中央記掛在心上。無論是走訪調研,還是座談交流,大家都在積極溝通經驗、探討可行方法。正是抱着這樣的期許,數年前的一次座談,“同向而行”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走進他們的視野,基金會的探索實踐和理論研究,也令他們看到了破題的“良方”。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特別關注對農村基層嬰幼兒的養育問題,已先後在青海、貴州等地啓動了基層養育公益項目。”鄧蓉玲說。

像在貴州畢節,他們和當地政府合作設立了“畢節試驗區‘農村兒童發展綜合示範區’”,相繼落實的一系列項目,正在慢慢填補那份“缺位”的愛:發放孕婦營養包,發放新生兒大禮包,提升母嬰營養改善項目質量;組織婦幼工作者培訓、開展母嬰知識科普教育活動;以村爲基礎,採取入戶家訪爲主、適當結合養育中心的方式,開展農村嬰幼兒養育指導服務……

“如今,他們最早幫扶的那撥孩子已經長大了,大家欣喜地看到,由於對這些0-3歲的農村兒童的早期干預,孩子們成才的比例、適應社會的比例、改善人生境遇的比例變得更大一些。”鄧蓉玲說。或許正如基金會課題研究的結論所言,從兒童早期發展入手,是提升欠發達農村地區人力資本的根本途徑,是回報率最高的社會投資。

在鄧蓉玲看來,一家基金會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要更大範圍地推廣、複製先進經驗,還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引導,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

鄧蓉玲說:“建議國家高度重視欠發達農村地區嬰幼兒早期養育問題,儘快設立欠發達地區農村嬰幼兒早期養育項目,以入戶家庭照護指導爲主,在適宜地區以輔助養育中心的模式開展早期養育服務,還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完善的縣鄉村三級衛生體系,將早育工作列入公共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