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日報

明清帝陵石雕作品中別具特色的經典之作——

瀋陽清昭陵石像生374歲了

石麒麟

石馬 李浩攝

5月的瀋陽北陵(清昭陵)公園,繁花碧水,遊人如織,六對12個石像生在遊客探祕目光的注視下,宛如沉默而莊重的守護者,靜靜地訴說着深邃而古老的故事。5月12日,北陵公園文史研究室研究員梁瑩告訴記者:“清昭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寢。這裏不僅有古代建築的精華,還有明清帝陵石雕作品中別具特色的經典之作——清昭陵石像生。”

清昭陵石像生是皇權儀衛的縮影

瀋陽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墓。現在是AAA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每天都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清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制定了祭祀昭陵的制度。清順治七年(1650年)四月乙酉“昭陵立象、臥駱駝、立馬、坐獅子、坐獸(獬豸)、坐麒麟各一對,擎天柱四、望柱二。”可以說,清昭陵裏的石像生至今已有374歲了。

梁瑩介紹,所謂石像生,是指陵墓前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羣,又稱“翁仲”,左右對稱地排列在陵墓神道兩旁,是皇家陵墓重要組成部分和皇權儀衛的縮影。這種做法始於秦漢,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不盡相同。

清昭陵在順治八年(1651年)初步建成,後經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羣。該陵整體爲“前朝後寢”三進院落的建築格局,正紅門至隆恩門爲前導部分的一進院落,在正紅門外還有下馬碑、石獅、神橋、石牌坊等裝飾性建築。方城、隆恩門、隆恩殿爲祭祀建築區的二進院落。寶城明樓、寶頂、地宮爲陵墓區的三進院落。清昭陵於1982年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被評爲國家重點公園,2009年被評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清昭陵保護區現存古建築38座(組),主要建築均建在中軸線(神道)上,保留了清初的建築特色,而其他建築自南向北對稱分佈在中軸線兩側,不少建築是按照中原王朝的陵寢規制建造而成的。

清昭陵石像生的刻畫“接地氣”

中國古代京城的建築佈局,大多講究中軸對稱。清昭陵也有一條中軸線,它正對着北陵大街。當你進入公園大門再往北看,這條中軸線又一直向前延伸到正紅門。

正紅門前有一座高大牌樓,上面懸掛着“清昭陵”三個金色大字,氣勢宏偉。進門後是一條向北通向皇太極陵寢的大道。遊人首先能看到左右各有一座華表。然後,道路兩旁便是如同守護陵寢的皇家“儀仗隊”——石獅、石馬、石駱駝等石像生,它們栩栩如生,彰顯着皇家陵園的莊嚴與肅穆。

梁瑩介紹,清昭陵石像生與明清其他帝陵不同。除了動物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有文臣武將各兩對,清世祖順治皇帝清孝陵有文臣三對、武將三對。而皇太極清昭陵石像生只有石獸並無石人,且數量少,規模小,僅六對石雕像,它們由南向北排列,分別是石獅子、石獬豸、石麒麟、石馬、石駱駝和石象。其中一對漢白玉石雕白馬,據說是仿照皇太極生前所騎兩匹戰馬“大白”和“小白”的模樣雕刻的。

梁瑩說,這些石像生的姿態刻畫很“接地氣”,在威猛強悍中又顯溫順和藹,如石母獅微含下頜,目不轉睛地注視着腳下的小獅子,目光中充滿了疼愛。小獅子仰面朝天,舉起四腳與母獅左掌相扣,彷彿沉浸在歡樂的嬉鬧之中。石象的蒲扇形大耳貼在頭部,眼睛微彎,似笑眯眯地看着前方,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等。

梁瑩舉例說,明十三陵或關內其他清陵,石獸臉部大多向前突出,嘴扁長,頭部比例較矮,怒目呲牙,而清昭陵石像生外觀俊美,比例勻稱,觀賞效果極佳。清昭陵石像生在雕鑿技術和造型方面傾向生動寫實,與後代的清帝陵相比,更多體現了清初東北地方特色和滿族風格。

記者看到,瀋陽北陵公園根據歷史文獻重新設計了石像生的介紹牌,並聘請專業公司對介紹牌進行中英文對照翻譯。梁瑩表示,清昭陵石像生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瑰寶之一,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也是研究清初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證。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陳鳳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