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馬青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13日 02版)

【新聞隨筆】

近日,有媒體記者到北京數十個社區瞭解設施適兒化改造情況,走訪中發現,廣場上普遍放置的是成年人健身器材,無論功能、材質還是尺寸,都不適合孩子們使用。不少家長也呼籲增加適合兒童的娛樂設施,以兒童視角不斷推進適兒化改造。

在社區的公共空間,最常見到的羣體是“一老一小”,老人們遛彎、曬太陽,小朋友們玩耍。因此,社區改造中既要有適老化,也要有適兒化。進一步觀察會發現,相比成年人的多樣化選擇,孩子們的空間相對受到了更多限制。比如,給成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遠遠多於給孩子們使用的娛樂設施。大一點的孩子還能勉強把健身器材當成攀爬玩具,可對低齡兒童來說,那些“龐然大物”是必須遠離的危險區域。

小區裏放置一個滑梯、鞦韆或增設一片挖沙池,就能成爲小朋友們的“天堂”。其實,這些設施的價格不算多貴,無論是將其納入城市民生項目由財政出資,還是退而求其次讓有娃家庭衆籌,資金方面都不會是主要障礙。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公共空間的分配能不能照顧到兒童的需要。

在一些老小區,公共空間本就狹小,有限的空間怎麼利用才更合理?也許有些人覺得,停車位都不夠,哪有地方讓孩子玩滑梯?也許還有人會說,想玩就自己買玩具去,再不行還可以去遊樂場,爲啥非要在家門口擠?因爲這種思維慣性的存在,很多地方哪怕是公共空間夠大,也不會在空間分配上向幼兒傾斜,這就導致了低齡兒童的娛樂設施不夠用。換句話說,在價值排序上,兒童的排位決定了適兒化改造的進度。

家門口的公共空間是孩子們最常玩耍的地方,如果這裏的空間不足,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戶外活動的興趣和時間,對孩子們保護視力和強健體魄都是不利的。而缺乏娛樂設施,還會限制他們的社交和探索能力。缺失了呼朋引伴的快樂,就彷彿兒童成長的拼圖缺了一角。

爲兒童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和快樂的成長環境,造福的也是其背後的家庭。一個考慮到兒童需求的社區,往往也是更加宜居、生機勃勃的社區。往更高層面說,兒童友好對解決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服務體系完善也發揮着積極作用。因此,兒童友好的程度,其實反映着一個社會的文明高度。

正因如此,兒童友好的理念正在逐漸得到推廣。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導則(試行)》等文件也都對推進兒童友好空間建設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向指引。

改造需要時間,更需要在細微處着手。一些公園、廣場沒有專門爲兒童提供的設施設備,空間佈局、動線對孩子們來說不太友好;有些公共標識孩子們看不懂,因爲負責規劃設計的成年人沒有俯下身去,從兒童的“一米視角”看問題。在關於低齡兒童缺乏娛樂設施的報道中,7歲的“小豆包”爲更幼小的“小布丁”發聲,這正在提醒成年人,不妨多聽聽孩子們的聲音。還有時常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的“高鐵熊孩子”話題,換個角度看,實質未嘗不是兒童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如果多一些兒童車廂,是不是就能減少衝突?

讓我們的公共空間裏,能夠容納更多的孩子快樂玩耍。兒童友好建設,是時候提提速了。

(作者:馬青,系媒體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