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寧日報◎孫宇

不少人在查看體檢報告單時,會對“肺結節”診斷有所疑慮,總會擔心自己得了肺癌。其實,這是大家對肺結節不瞭解,產生過度擔憂和焦慮。我們要正確認識肺結節,莫讓肺結節成爲心結。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學上表現爲直徑小於3cm的局竈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緻密影。換言之,肺結節只是一個影像學上的概念,是描述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的肺部異常病竈,並不能明確病竈的病理性質。臨牀上按大小將其細分爲:微小結節(≤0.5cm),小結節(0.5—1cm)和結節(1—3cm)。如果按密度不同又分爲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其中亞實性結節可進一步細分爲純磨玻璃結節和混合磨玻璃結節。如果是單發病竈稱爲孤立性肺結節,兩個及以上病竈則稱爲多發性肺結節。

肺結節是肺癌嗎?

許多人一旦檢查發現肺結節,心理壓力特別大,喫不香也睡不好,總覺得自己有病。其實,研究證據表明,在所有體檢或篩查發現的肺結節人羣中,95%以上都爲良性結節,常見的有炎性結節、炎性肉芽腫、錯構瘤、肺真菌病、結核瘤、矽肺結節、鈣化竈等,這些良性結節一般不會再有明顯變化,並且結節越小,良性可能性越大。只有5%左右爲惡性,這些惡性肺結節如果發現及時,大多也屬於早期肺癌,通過科學規範的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療效。

因此,檢查發現肺結節並不等於確診肺癌,或者說大多數肺結節都不是肺癌。過度擔憂和焦慮的消極情緒反倒不利於健康。

發現肺結節應該怎麼辦?

雖然大部分肺結節特別是小結節、微小結節以良性居多,但這並不代表發現了肺結節就可以掉以輕心,畢竟仍有少數肺結節可能是早期肺癌或存在惡變的可能。

首次檢查發現肺結節,建議到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評估後製定合理處理方案。肺結節診治的核心是動態觀察和定期隨訪,一般間隔3個月或半年(可酌情縮短)複查胸部CT平掃,對比結節的變化情況。通常醫生根據肺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周圍結構等影像學特徵和生長速度及方式綜合分析,判斷肺結節的危險程度。低危結節一般是小於0.6cm的微小結節,觀察隨訪即可。中、高危結節,尤其是隨訪期間發現結節較前增大或密度增高,存在特徵性影像學表現(胸膜牽拉、毛刺徵、血管或支氣管徵等)以及合併高危因素(年齡大於45歲、有肺癌家族史、長期吸菸史、環境或職業致癌物暴露史等),經胸外科醫生評估後認爲有手術指徵的應積極考慮手術治療。只有在專科醫生的正確指導下才能準確把握病情。

目前,對於考慮爲惡性的肺結節首選的治療手段爲經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若結節的惡性風險較高,且患者身體狀態可耐受手術,可選擇直接手術活檢明確診斷並同步切除。若結節的性質尚不確切,可考慮先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理。具體手術方式根據肺結節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心肺功能情況,可採取肺楔形切除術、肺段切除術或者肺葉切除術等。手術時只需一個2—3cm的微創切口,創傷小、恢復快,術後住院時間一般爲2—7天,通常可以達到臨牀治癒不再復發。如果患者因高齡、合併症多等因素導致身體情況較差,也可以選擇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創傷性更小,適用於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

如何預防肺結節?

肺結節的形成原因很複雜,受多種因素長期疊加、相互作用影響,通常認爲與肺部感染、吸菸、環境污染、特殊的職業暴露有關,與個體遺傳易感性和機體免疫狀態也密切相關。

要想遠離肺結節,應當從生活細節着手:注意防寒保暖,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避免吸菸(包括被動吸菸);空氣污染嚴重時應減少開窗,使用空氣淨化設備,避免長期接觸油煙環境;避免各種職業暴露及粉塵環境;保持良好心態和健康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鍛鍊,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期熬夜。

發現了肺結節並不可怕,既不要過度緊張,也不能疏於防範,要第一時間到醫院的胸外科、呼吸內科就診諮詢專科醫生以制定科學規範的診治方案,避免延誤或過度治療。

(作者系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