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变,他把唐朝推向全盛时代,又是他,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

20岁,早年经历了神龙政变,后来又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扳倒了韦后集团和安乐公主,称帝后又发动兵变赐死太平公主,晚年的时候“被兵变”,在马嵬坡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皇位。“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白居易的《长恨歌》对马嵬之变也有记载。

而马嵬兵变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就是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的矛盾,二人算是互不顺眼,杨国忠多次向玄宗进谏说安禄山的不轨之心,虽然玄宗不信他会谋反,但是安禄山早有反心,杨国忠的多次进言让安禄山在玄宗面前也是如履薄冰,忍无可忍的安禄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造反,原因自然是借着诛杀杨国忠之名,实际自己想登上皇位。

这场叛乱也长达八年之久,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号称20万之众讨伐杨国忠,可能是经过的盛世太久了,士兵懈怠,官员软弱,使得叛军发展势力快,但是唐玄宗真是老年痴呆了,安禄山反叛之后的六七天,他才相信这个会拍马屁的死胖子真的起兵造反了,于是和杨国忠商量计策,招募兵士。但是杨国忠毕竟是个小混混出身,他当宰相唯一的用处就是溜须拍马还有贪污腐化,哪里懂得什么兵法,安禄山很快就攻破洛阳,很多大臣也都向安禄山俯首称臣,几个月后,他就在洛阳称帝。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洛阳失守后,唐玄宗又错杀了封常清,高仙芝,任用哥舒翰,打了几场胜仗。但是事情又坏在杨国忠的手里,哥舒翰知道安禄山善用计谋,但是杨国忠却认为这个哥舒翰是故意按兵不动的,所以哥舒翰被迫出征,溃败而逃。而叛军却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长安,哥舒翰也被俘虏。

没办法,唐玄宗只能狼狈而逃了,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以及诸人,后来行到马嵬驿,将士早已饥饿不堪,陈玄礼认为杨国忠就是罪魁祸首,太子李亨也是想到一块去,让李辅国找到陈玄礼,要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他们将杨国忠杀死,毕竟发生了叛乱,只凭李隆基一个人恐怕是众口难调,在陈玄礼的逼迫下,杨贵妃被杀掉,大家继续拥戴。

本来意图逼宫的李亨也继续留下平定叛乱,终于忍不住称帝,称李隆基为太上皇。这件事和神龙政变真是神似,唯一的不同就是陈玄礼并没有想到李亨会有逼宫称帝的念头,陈玄礼参与政变的原因是杀掉祸害杨国忠和杨贵妃而已,有杨国忠一天,李隆基就会听信谗言多一天,然后叛乱就更加难以平定,但是李亨参与政变的原因就是逼迫李隆基退位,但是因为陈玄礼的忠心耿耿,导致这场逼宫失败,他也只能趁玄宗还在出逃的时候趁机称帝,因为这个时候他有军队,玄宗也已经七十多岁,老了就变的比较昏聩了,面对叛军已经让人头大,再加上对付儿子,恐怕也是力不从心,只能听之任之。

所以,认为陈玄礼并非落井下石,只能说是好心干了错事吧。

相关文章